? ? ? ?最近幾日,正值期末考試備考,辦公室里少不了熱鬧,老師們都抓緊時間給學生補課,期間不免會對學生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而生氣,甚至有時候會覺得這么大的孩子怎么還不如比其更小的孩子呢?或許是,有些孩子天生不擅長學習,但并不代表他在其它方面就不行。從好多年前,我們國家就倡行素質教育,力求要給學生減負,但這么多年過去了,也沒給學生減多少負。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學校,老師,家長都給學生增加了許多壓力,除了學校的課程,放學后,假期里,各種輔導班接踵而至,壓的學生喘不過起來。想來都很正常,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個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樣的想法和做法沒錯,但是親愛的家長們,你們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嗎?他們真的愿意去學嗎?
? ? ? ?一個朋友的妹妹今年十一歲了,經常聽朋友談起。他的妹妹三歲時被媽媽送去學習舞蹈,那個時候的妹妹還是懵懂無知,非常聽話,只知道跟著老師跳就行,后來越來越大,上的輔導班越來越多,漸漸地妹妹覺得自己很累,時不時會在父母面前發些小脾氣。一次放學回來晚了,被媽媽訓斥了幾句,妹妹不高興了,對著媽媽吼:“你再這么說,我就不去上這些輔導班了。”媽媽聽了,沒有說話。后來,妹妹偶爾也會抱怨一下,但因為學習了那么長時間了,也不忍放棄,而且這些輔導班里也有她想學習的。聽朋友說,他的妹妹最喜歡畫畫,從小對色彩就比較敏感,每次出門在街上隨便涂個鴉都非常好看,毫無違和感。現在也是越來越喜歡。每次畫了好看的畫,都會拍照發給我的朋友。而且,只要是與色彩有關的事,都是自己主動去做。
? ? ? ?忽然想起,成都泡桐樹小學的教學宗旨是“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其實,讓孩子上輔導班這沒錯,但如果上的太多,可能孩子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因為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時間都用去上輔導班了,哪還有時間去玩了?所以,有針對性的選擇輔導班,選擇孩子喜歡的,有興趣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興趣,他才會想去主動學,這樣才能挖掘他的潛力,讓他的天賦自由綻放。
? ? ? ? 培養一個孩子不知道傾注了父母多少心血,但作為家長,我們也要懂得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問題,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讓孩子主動去學,更需要我們言傳身教,所以從家長自身做起,找尋孩子的興趣所在,讓每一個孩子在快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