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著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嗎
易碎的 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電影里說人死了會變成一顆星星,永遠活在天上看著他在乎的一切,生時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好像就在扮演星星一樣的角色,不停的穿梭、流浪,好不容易擠入星群,不一會兒又得只身前行。
一個人旅行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個人的旅行,一開始,便真的一無所依了。像失去了羊群和草地的牧人,比荒野更孤獨,比大地更桀驁。
最新一期的《花兒與少年》中最吸引門叔的還是一人一狗的故事。門叔覺得陳柏霖表現(xiàn)力不強,在拉票時一度詞窮。沒做過導(dǎo)游,不懂節(jié)目組的套路,但是卻細(xì)心照顧每一個人。
“勇于被流放,才是真leader。”
他真的被“流放”了,帶著一條狗開車在非洲大陸上,一邊是城市里的熱鬧繁華,一邊是他一個人吃飯、旅行、走走停停,與自己對話,與狗對話。
“菲菲,開心嗎”
“好,開心就好”
“狗不能吃熱狗”
一個人就是全世界,孤獨卻又不孤獨。
“如果沒有走過沙漠,我怎能感受到大雨滂沱也無需躲”
“你都沒有見過世界,哪兒來的世界觀?”
很多人會問一個人旅行到底有什么意義?
對于身處銀河系的微小太陽星系中一個渺小的藍色星球上微不足道的我旅行有什么意義?
在吳哥窯看日出,去布達拉宮朝圣,在烏鎮(zhèn)逛古巷,去九寨溝看風(fēng)景,去呼倫貝爾跑馬,去樓蘭古城走絲綢之路,去可可西里聽美麗傳說,在神農(nóng)架賞楓葉……
你會做別人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事
你會遇見跟你很不相同的人
你會找到真的你自己
“一人旅游嘛 就應(yīng)該瀟灑點”
“偶爾會有種很遼闊的孤獨感”
“小巷子一呆就是一天 處處碰見驚喜”
旅行就像讀書,你不必記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但當(dāng)你走過足夠多的路,見過足夠多的人,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你才會覺得世界很大,何必蜷縮在角落斤斤計較。
一個人旅行不同于一群人,一個人更加自由,有更多時間思考,旅行的意義不是拍照,不是炫耀。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所見所聞,無關(guān)他人。
有些事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
遙不可及的不是詩和遠方,而是熾熱卻又膽怯的內(nèi)心。
這個端午節(jié),跟著心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