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香港遇到了以前大陸的老客戶Q,很巧,他也在當年的一個case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寫出來給大家看看。
Q雖然身家不菲,但并不是什么油膩的中年人,現在也不過是三十幾歲的小伙子。當年幫他做資產配置的時候,他還不到30歲,大女兒才2歲多。
Q做期貨出身,當年從十萬元起家,幾年時間做到千萬身家,買房置業,娶了如花似玉的太太,生了粉琢玉雕的女兒,妥妥的走向人生巔峰。
期間過程起起伏伏自不必言表,期貨這東西嘛,玩的就是心跳,但看得出Q確實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聰明人的表現是,悟性高,一點就透,而且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一反十。你只要把正確的方向指給他,剩下的路他就知道該怎么走。做期貨的人很多,真正賺錢的人鳳毛麟角,為什么Q可以做的這么成功?
有兩件事,可見一斑。
每年收入的一部分交給太太,絕不再放回期貨交易中。
生了女兒之后,每年給女兒買500g黃金。
這兩個部分的收益,幾乎為零。
本來銀行的賬戶一直是他太太在處理,后來機緣巧合Q陪著來了一趟,就聊了一下資產配置。一聊就是一下午。然后Q又做了兩件事:
給自己做了500萬的壽險
給女兒買了一份帶投保人豁免的教育金
兩個保單每年的保費是50萬,不但整體收益完全沒法跟他的投資相比,資金的流動性也幾乎為零。
按理講,這么會賺錢又這么有錢的人,是看不上保險的。畢竟拿個excel表格跟我算收益的人我見得多了。為什么Q要把資產放到一些收益看起來很差,流動性更差的產品中去呢?如果你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十分有信心,每年的年化收益在30%以上,你會不會忍不住把所有的閑余資金都放進去呢?
聰明的看官們,不如你來告訴我?
總之幾年過去,Q還是一副穩穩的樣子,又添了一個千金。不管市場怎么變化,我相信他都會把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條。
再說一個我自己的經歷。
2009年開始,定投了一只基金「華夏xx增長」。那時候也沒什么錢,做不了大的投資。工作又忙,沒時間看股市。所以除了每年交保險,就每個月放個幾百塊在股票型基金里。想的很簡單,強迫自己存錢。
剛開始總看,但是大多數時間是虧損的。我發現這樣不行,太影響心情。反正定投都是看長線的,中間有跌,以后才有的賺。于是干脆不看了,每個月老老實實往里放錢,一年看個幾次就算了。
這一投就投了六年,中間也有用錢的時候,但是并沒有動用到這筆。這六年基本都是虧的狀態。但看看股市,覺得基金的抗跌能力還是強一些,也就繼續放著不管了。不管怎樣,這筆錢是攢下來了。
到了2015年初,老股民都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過完年查賬戶,發現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基金凈值居然已經翻倍了。然后在我猶豫要不要獲利了結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和行里的同事一起打車,同事接了個電話,跟客戶溝通了一下股市的情況。放下電話,出租車司機特別興奮地問我們。
「姑娘,你倆是銀行的嗎?」
「對啊?!?/p>
「那你倆懂股票嗎?」
「還行吧,每天都看?!?/p>
「那你倆能給我推薦個股票嗎?我剛開了個賬戶,放了一萬塊錢進去,不知道該買點啥?!?/p>
「那,師傅你以前做過股票嗎?知道怎么回事嗎?」
「嗨!我哪懂?。【褪强次遗笥讯荚诔垂桑孟褡罱假嵙?,我也尋思買點?!?/p>
「那師傅你可要謹慎點,股票賺的快賠得也快啊……」
當時我腦子里就敲警鐘。當市場熱到路人都開始琢磨開賬戶賺錢的時候,真的就要小心了。我仿佛又看到了2008年,就算在七浦路逛街也能遇到兩個攤主在聊買股票的情形。那之后不久,就是股災。
當天回家,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把基金全部贖回了。盈利的部分,去日本買了塊喜歡了很久的手表。可以說非常開心了。
其實,如果我們再晚一兩個月贖回,還能再漲一倍。但誰知道能不能躲過615呢?
「關哥說險」最初的slogan就是「資產配置是反人性的,保險尤其是」。這句話算是身處金融行業十年來最深刻的體會總結。
這些年,解釋的最多的,就是投資理財基本的概念。有多少人把理財簡單地等同于賺錢,又有多少人片面地追求收益率,而忽略了安全性。又有多少人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肯承認風險的客觀存在和自己能力的邊界。
投資之前不做功課,投資之后巴不得天天漲,漲了舍不得拋,拋了后悔拋早了。虧了更舍不得割肉,割肉了發現怎么又漲回去了?怎么都不對,怎么都不高興。
貪、嗔、癡。有幾個人逃得開?紀律性,自己怎么給自己?
保險更如是。誤解一波接一波。
最開始,都說保險是騙人的,保險公司會想盡各種理由不賠。
后來,說保險收益率差,有那錢不如自己做投資。
再后來,說分紅險和萬能險都是保險公司設置的坑,千萬不要買。
無非是從一個誤區跳到了另一個誤區而已。
真正的聰明人,除了悟性高,還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里,并且懂得尋找合適的方法和來擴展邊界。而不是固守在自己的領域里,不肯接受任何新鮮事物。
在我認識的聰明人里,且慢的孟巖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一位大神。本身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十余年來年化收益超過20%,創辦了「且慢」基金理財平臺,推出的「長贏計劃」口碑爆棚。
我和孟巖曾經有一次長談,他作為一個投資大神,問了我一個問題。「一個很會投資的人,需要保險來做什么?」
我剛說出「保險不僅是保障,也是保全和保證」這句話,他就已經懂了。
能理解保險的人,能懂得人性的人,才會更好地理解投資。而我們這些不那么聰明的,就算跟在大神后面撿撿經驗,也比自己道聽途說,莽莽撞撞的扎進去強。
想了解孟巖的,可以關注他本人的公眾號,看大神的投資實證。
愿我們都成為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