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就到了大四。
還記得大一剛來到這所大學時,帶著幾分幼稚和迷茫。對所學的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的了解,只限于百度百科。經歷了大學四年的洗禮,到了后知后覺的大四,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好,對未來還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終于有這么一次機會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大學四年,做一個總結。
先回顧一下這四年的歷程。
從大一開始說吧。當時的我,就像一只剛剛掙脫高考牢籠的小鳥,進入心儀的大學呼吸者新鮮的空氣,心里面帶著對大學的美好憧憬和期待。為了更好的適應大學環境和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協會和院團委等社團組織。我很慶幸,我認識了一群很有想法和能力的朋友。我們一起做活動,一起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一起成長。與不同的人交流合作,使我收獲良多。當然,在這里面也吃了不少了虧,因為一些所謂的“人脈”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另一方面,當時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己也缺乏對未來很明確的目標,再加上收到身邊人比如舍友的不良影響,于是過分的放松了自己對學業的要求。上課遲到、缺席,沒有好好完成教授布置的任務,對所學的知識懵懵懂懂。掛了科。這讓我追悔莫及。但是吃一暫長一智,我從中學會了一個道理:學會適當的“不合群”,將寶貴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做更優秀的人。學會獨處是一門學問。
大二,我抱著想讓班級變得更好更團結的想法,競選并成功當上了班長。這一年圍繞著班集體我做了不少事,過雙11、別墅出游、帶領大家參與前校長許寧生主持的真空微電子管學術會議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承擔責任,學會了如何與學院領導、班委以及同學溝通,如何和班委協商工作,讓班集體發展更好。當然,我也犯了一些錯誤,比如沒有完成班主任對我的期望,為班集體營造出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這點我得自我批評,因為我到了大二仍然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當然大學的學習也應該是自覺性的。
也是在大二,感謝老師的看中,給了我作為院級負責人協助校務會舉辦中山大學90年校慶嘉年華活動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除了培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之外,還提升了如何處理特殊情況的能力以及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除此之外,也由于這次活動,接觸了不同年級的校友,讓我對母校開始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我真正感覺到了中大情懷并深深愛上了這個學校。
另一方面,我對未來還是懵懵懂懂。對本專業以后的出路知之甚少,當時萌生了做公務員或者進入傳統型國企工作的想法。當時家里人也是支持我甚至鼓勵我這么去做的。因為我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他們擔心我,也希望我找份穩定的工作能夠安定下來。我知道家里面是為我好。然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當時的我內心是十分糾結與矛盾的,也不知道該找誰尋求幫助,只能一邊了解一邊往前走。于是在空閑時間復習計算機C語言,并以優秀成績考取了計算機二級證書。
大三開始,我所學的微電子專業才算是開始進入專業課程。這一年課程壓力很大,我也是很用心的學習,感覺自己有所收獲。抱著“實踐出真知”的精神,在一門DSP實踐課上,我不僅出色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還學有余力的獨立設計了一個基于單片機的小游戲。此外,我還和兩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參與了亞洲Altera 亞洲創新大賽設計。我們分工合作,學習文獻、確定選題、繼續看文獻、購買實體并做編程開發,按時完成了半自動智能小車。通過參與比賽,我們不僅將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而且學會了更重要的團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而在整個大三的學習過程中,我遇上了很多很好的老師,對我學業上幫助很大。另外也給了我很多很中肯有效的建議。我十分感謝他們。
也是到了大三,我意識到我的內心還是激情的,我不能以坐辦公室喝杯茶看報紙的方式度過下半生。我甚至開始恐懼,恐懼這種20歲就能看到50歲樣子的生活。于是我開始萌生并堅定了留學的想法,打算繼續深造。總之,這一年開始和老師做項目積累經驗,考雅思語言成績,準備留學申請材料,等等。
大四,一切變得更加忙碌了起來。大家都在為自己的未來開始忙活。有些同學保研成功,有的同學已經在忙于找工作。而此時的我,為自己的申請學校事宜在忙碌,同時努力學習一些新的專業知識和專業之外的知識豐富自己。
經過這四年,我成長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在專業學習上,我明白了“一步一個腳印”的道理。對于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很難在你的領域上走得更遠。另一方面,對于工科生,學習不是閉門造車,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得抽出時間去實踐,學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此外,由于每個人的知識面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必須時刻保持一種謙虛謹慎的精神,學會不時與教授、同學朋友等交流溝通,從中成長。
在人生規劃方面,當你還在迷茫時,不要原地踏步,而是好好學習,學習比想象中還要重要。可以嘗試不同的事物,盡早規劃自己的人生方向,并為之做準備,該考研工作還是出國留學,都是越早想明白這點越好。也要學會和身邊的人尤其是長輩多溝通,從他們的人生經驗中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綜合自身情況考慮與他人建議影響下,決定跨專業學習計算機前沿領域。
在人脈方面,從我踏進大學的第一天起就需要面臨和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打交道。在兩年的社團經歷和一年的組織領導經歷里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包括對任務和責任的劃分、學會擔當責任,包括克服內心的恐懼在公共場合發聲,也包括如何與領導老師同學朋友更好的相處,等等。另外,我也明白了“人脈”并不單指朋友的數量,而是質量以及你們真正的契合度。另外,真正的朋友應該是由雙方自身的品質而互相吸引,而不是僅僅作為認識的“人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學并不應該是注重“人脈”的時機,而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硬本領、提升自己綜合能力之中。
在興趣方面,我在這四年嘗試了很多東西,培養了一些新的興趣愛好。大一開始和老師學習太極拳,獲得了楊式太極拳一段,之后又有了二段實力。與同伴一起學習網球,雖然入門學習十分艱難,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汗水,也曾受過手腕傷,但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也算是有所得。大二結束的暑假,我還專門去學習了小時候很感興趣的素描,從最初的畫幾何體開始到掌握水果的畫法,最后掌握了風景畫畫法并開始涉及人物畫。我是發自內心的學習這些東西,所以不管最后學的程度如何,我都很開心。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我是十分投入的。也許,這就是真正的興趣愛好的力量。
最后,關于未來,我想迷茫是肯定有的,那我就帶著這份迷茫和對未來的期望走下去。
感謝母校——中山大學四年的陪伴與培養,讓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高中畢業生成長為一個即將能為社會發光發熱的人。中大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將永遠鞭策我成長。
我想我也將永遠銘記這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我是永遠的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