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再看5遍的印度電影神作,它教我們的不只是批判教育


【寒石電影】接下來連續(xù)更的幾篇推文都將是印度電影,而且都是我非常尊敬的演員和導演阿米爾汗的作品。估計這個月我會把阿米爾汗的經典作品一一推薦給大家,當然戳中我的點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樣,不過這才是寫它們的價值所在。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豆瓣評分9.1,被大家奉為神作的《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前前后后看了6遍,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都會發(fā)現之前沒有發(fā)現的細節(jié),然后產生新的感動。

這部電影甚至讓我想到了我心中的電影神作《美國往事》(時長4個小時,看之前請做好一切準備),當然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很大,但是也有很多相同點,比如說劇情的敘述結構,還有結尾時候的劇情反轉,以及對成功與失敗的迷思。

第一遍看的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被電影里對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印度特有的搞笑橋段吸引。

尤其是蘭徹鼓勵他的兩個兄弟法爾漢和拉杜像他一樣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有恐懼和負擔。還有心疼他給不了自己心愛的女孩幸福只能不辭而別。

初看三傻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將自己代入,期望自己也可以成為蘭徹那樣不拘一格優(yōu)秀的人,所以也就會不自覺的 認同蘭徹的一切行為包括價值觀。

第二遍和第三遍看的時候卻對內容產生了懷疑,事實上,與其說對內容產生了懷疑倒不如說對自己的領悟產生了懷疑。

喜歡什么就去干什么,真的適合所有人嗎?我們不妨回到電影中看看三位主角的人設。

電影一開始就是以法爾漢的視角切入的,從家庭背景來講,法爾漢相對于拉杜是小康家庭,家里雖然談不上富裕但是至少可以負擔的起一臺空調。

比起法爾漢,拉杜就是名副其實的底層百姓,父親臥病在床,母親退休在家,姐姐大齡未嫁,一家人都十分艱難。身為帝國工程學院的院長也嚴肅的說這樣的收入非常讓人擔心。

最后來看蘭徹的家庭背景,如果不看結局的反轉,蘭徹的家庭是讓人羨慕的中產階層,他們家的收入是法爾漢的1000倍,是拉杜家收入的10000倍。當然看過電影的都知道蘭徹的真實身份是富豪蘭徹家里一個園丁的兒子,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孤兒,可以說與名義上的蘭徹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有。這也正是電影人物設計的精妙之處(這個我后面說)。

就像有人說善良會限制人們對人性的想象力一樣,經濟條件同樣會限制每個人的選擇。假設拉杜喜歡的是攝影,他沒有辦法承擔一臺專業(yè)攝影機的費用的,面對現實他該怎么選呢?父親和母親還有姐姐都指望他來擔起家庭的責任呢。這是第一個矛盾點。

電影中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臭屁王”查爾圖和真正的蘭徹歐德斯(為區(qū)分,下面都稱為富商的兒子)。我們先來看查爾圖,來自烏干達,印度話不流利,從出場到畢業(yè)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為了迎合學長為了迎合學校和老師,對所有的東西一律采取死記硬背,和蘭徹是背道而馳的反面教材。電影一開始就給出了查爾圖的現狀,擁有漂亮的老婆,一所帶泳池的別墅,還擁有一輛紅色的蘭博基尼,查爾圖自己也是公司的副總裁。這樣的人生配置無論是放在印度還是中國都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電影中作為蘭徹的反面,查爾圖并沒有窮困潦倒或者一事無成,從世俗的角度講他也是成功人士。

接著看富商的兒子,不太會讀書,然后富商又希望兒子可以有一個學位來裝飾門面,認為這樣才不至于被人嘲笑為沒有文化的土豪。所以做出了讓蘭徹讀書拿學位的選擇。但是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富商的兒子去歐洲呆了4年,然后回來依然是工程師,依然做著大生意,依然富有。

那么問題來了,查爾圖沒有說起究竟喜歡什么不也一樣活得很好么,而且承擔的風險(包括被學校開除、被老師忌恨、被同學孤立)相對更小啊,為什么要冒更多的風險呢?富商的兒子沒有上過帝國理工學院,拿著蘭徹幫他考取的學位,也很好的當著工程師。我想很多人會找到各種原因來解釋。

我不打算腦補,畢竟這是寫一部電影的解析,我們還是回歸電影本身。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蘭徹做出選擇時候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影片通過法爾漢之口說其實學歷學位對于蘭徹而言根本不重要,不僅僅是因為他上完大學之后就要徹底消失,更名改姓,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

那么,蘭徹究竟想要什么?或者對蘭徹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不只是潮流的表達:有夢想就去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一類的電影表達,這種人畜無害的話,表達出來并不足以打動人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探討影片中的真正對立面代表,帝國理工學院院長,外號叫病毒的老師。

病毒在影片中的地位不僅僅是印度最高學府的老師、院長,還代表著整個社會(包括學生和家長)的學習或者教育觀念。這個觀念的形成絕非學校或者老師單方面的意志,而是整個社會運行過程中多方角色推波助瀾的結果。

國內經常有人批判高考填鴨式教育,只看重分數,不注重能力,事實上這是家長、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水平三方共同作用形成的,只是集中表現在了學校這個載體上。

印度也是如此,病毒和法爾漢的父母以及拉杜的父母觀念是一致的:

把學校學歷學位抬高到生死攸關的高度,甚至于扭曲的程度,我們可以通過三個角色來看影片對這種扭曲觀念的表達:首先是喬伊的上吊自殺,后面接著是拉杜的跳樓自殺,還有最后真正擊穿病毒內心的,他兒子跳火車自殺。

病毒通知喬伊父親他兒子無法畢業(yè),喬伊自殺前寫下了“我放棄了”的遺言

拉杜從病毒辦公室跳樓自殺

病毒的女兒告訴病毒自己的弟弟死亡真相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充滿喜劇氛圍的電影,但是細看卻能發(fā)現也充滿了血和淚。那究竟是什么讓病毒反思自己是錯的呢?

病毒在挽留蘭徹的時候說的特別經典的臺詞“不可能每次都是你對”。這句話算是病毒最委婉的認錯和懺悔:我承認以前都是我錯了,除了這個太空筆的提問,其他你都是對的。

讓病毒徹底醒悟應該是影片中一群男生給病毒大女兒接生的片段,并不僅僅是說因為蘭徹幫助了病毒的大女兒生孩子,所以病毒原諒了他甚至感激涕零。

接生在影片中想表達的是新生。誰的新生?病毒。

病毒在接生前后的變化,就是經歷了生死的變化:他兒子被自己逼的自殺,他女兒卻被自己最不屑一顧的人所挽救,而且挽救女兒生命的這個人正是運用了他不在意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生死面前,病毒終于明白,要放下對學校學歷學位的執(zhí)念,相信能力和培養(yǎng)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就如我們之前分析的,一個觀念的扭曲不是學校單方面造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影片在劇情安排上是有體現的,比如拉杜的母親為了讓拉杜蘇醒穿著一件衣服忍淚歡笑不再說豆莢6塊一斤給拉杜壓力,法爾漢的父親也被兒子說服支持他去學攝影。這些劇情的安排都在病毒醒悟之前。

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導演阿米爾汗,對整個劇情的編排和深挖如此深刻。導演想要表達的并不是簡單的鼓勵年輕人把興趣當做自己的老師,而是期望引起整個社會反思,批判家長、學校和學生對學校學位學歷的狂熱追捧,鼓勵教育或者學習能夠回歸本質。所有的學校都不應該受到階層、地位和層級的限制,都應該從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入手,輔助孩子們完成成長的過程。

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能力?電影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做自己喜歡的做的事,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只有這樣你才能為其做出百分百的努力。

電影逆向思維告訴我們想要知道怎么做成一件事,可以從怎么把一件事做失敗的角度去考慮:

1.父母讓孩子一直活在壓力恐懼之下,把自己生活的壓力完全轉移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當做改善家庭的救命稻草。拉杜就是長期承擔著整個家庭救命稻草的角色。

2,.讓孩子長期懷有對父母虧欠和愧疚的心態(tài)。法爾漢正是一直在意父親對自己的期望才不敢做出對的選擇,和很多孩子一樣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不忍心讓他們失望。

3.學校毫無顧忌的壓迫學生,傳遞扭曲的學習觀。把生命當做一場競爭,目的只是輸贏,無論是否享受其中的過程。病毒在自己兒子去世,這么巨大悲痛面前,也要堅持跟往常一樣,這顯然是扭曲的價值觀。

這種為了成功而成功,為了出人頭地而努力的生活,是對生命的嚴重浪費。

慶幸的是法爾漢和拉杜最終都跳出這個思維陷阱,拉杜在面對考試的時候說要靠自己的能力通過,即使無法通過也不在意。

法爾漢則變得異常的機靈,或者說學會了打破常規(guī)不僅裝病逼停飛機,還在婚禮上帶走新糧皮婭去見蘭徹。

一定有人很想問蘭徹是如何打通這個任督二脈的,為什么蘭徹就能領悟學習的本質?

答案,電影也給了,蘭徹的處境讓他窮則思變,他是一個孤兒,無依無靠,沒有父母的生活壓力的轉嫁,沒有父母付出后的期望,也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就算拿到學位也沒有價值可言,他是一個連蘭徹這個名字都不能保留的人。這一切讓他明白他只需要學他鐘愛的能培養(yǎng)自己能力的東西,所以他不在乎學位不在乎排名,只是去鉆研去探索去發(fā)現這個世界的神奇。他也獲得了他想要的樂趣。

我們也許可以回望蘭徹第一次混進學校的場景,他就是在這里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脈,明白了法無禁止即可為,他也第一次得到了打破常規(guī)思維的正面反饋。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對這部電影而言。

電影在結尾的時候也對這一表達做了呼應,在帝國理工學院打雜的“毫米”莫汗也成長為了蘭徹學校的一個老師。好伐,再次膜拜讓人尊敬的阿米爾汗男神。

這是我看完4遍以后的感受,當我看完第五遍的時候,內心再一次被震撼,不再是這些關于教育和學習的主旋律,而是深深的被他們三個人的友情所打動。

我想很多人最近都被一系列事件刷屏,無論是是江歌事件還是先后出現的虐童事件,都讓人對人性感到失望,體會不到淳樸的姐妹情和師生情。

其實【寒石電影】作為一個專門寫影評的公眾號是不愿意去借機蹭流量的,【寒石電影】一直想做的不過是回顧歷史,指引未來,讓讀者能和我一起挖掘好的電影以及導演的用心。所以對于上述事件不做過多評述,不過我們到可以來體會一下三傻這部電影里面的兄弟情和師生情。

先說兄弟情

拉杜知道蘭徹把自己犯病的老爸用摩托車送去醫(yī)院的時候(打破思維*1),不分青紅皂白就把蘭徹罵了一頓,事后知道真相的拉杜感動落淚并向蘭徹道歉。蘭徹是一個失去了家人的人,所以他太明白家人的意義了??匆娝麄儞肀Я鳒I,我也沒忍住。

拉杜跳樓自殺,昏迷不醒,好友法爾漢安慰拉杜的母親,將深陷絕望的她抱在懷里。如果此生有這樣的朋友,夫復何求啊!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自己的好朋友能夠給自己最愛的人一個肩膀,一個依靠是多么讓人窩心的事。

劫后余生,好朋友比自己活過來還開心,買來糖果發(fā)給所有的病友慶祝,這樣的朋友才配的上好閨蜜、好兄弟的稱呼吧。

在法爾漢面臨臨門一腳的時候,蘭徹給了他最大的鼓勵。想起我的恩師曾經說朋友不是那個關鍵時候幫你的人,而是關鍵時候不害你的人。關鍵時候拉你一把的人都是親人。我們需要感謝那些把自己當親人的朋友。

所以法爾漢在這段兄弟情中也有了更多成長

還在吃喜歡的人吃的東西(我喜歡的人曾經送我一盒壽司,于是每次開心不開心的時候都會想去買壽司吃),一眼就看穿自己朋友的口是心非。知道自己朋友真正的心愛是什么,并且努力的不讓他們兩個彼此錯過,于是“擄走”了新娘。這樣的勇氣和魄力來自于心底的了解和無可比擬的真心,所謂知己不過如此吧。

即便不知彼此身在何處,見面也遙遙無期,卻珍惜朋友的一切付出與收獲。對朋友的作品如數家珍,發(fā)自心底的將朋友引以為豪。真的朋友所做的從來都是分享和珍惜,而不是指責和索取。

相逢時的埋怨,也是埋怨你怎么不和我們聯系,怎么不讓我們陪你一起走這段孤獨的人生路(心疼蘭徹全程隱藏了自己是個孤兒的事實)。所以當他們三個擁抱在一起的時候已經勝過一切言語。

最讓人感動的還是蘭徹,總讓我想起陳升的《把悲傷留給自己》。

最后來說一下院長,其實病毒始終沒有惡意,他只是和很多家長一樣覺得那樣是為了學生好。

最讓我感懷的莫過于一個老師對自己即將畢業(yè)的學生說“期末考完就快滾”。這句話里面包含了一個老師對自己學生的疼愛和祝愿,希望你飛得高也希望你飛得遠。說這句話的時候,病毒想必是放下了作為老師的威嚴,更像一個朋友。

終于要結尾了,有人說,愛情你還沒說呢。。。。

我說,童鞋啊,愛情很難的。那可是遇到你心愛的人,絲巾就要有被吹起的感覺。。。。。

所以我唯一能說的就是,出門記得帶條絲巾。。。。。。

請大家?guī)蛡€忙,點擊【閱讀原文】填寫一份調查問卷,謝謝您了。


你還想看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采集


原文中此處為鏈接,暫不支持采集


所有的用心都將被體會,或早,或晚。歡迎關注寒石電影,一起成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主角蘭徹,拉杜,法爾漢是來自印度帝國工程學院的三名大學生,故事從大反派查爾圖的一則電話開始追憶,要求蘭徹,拉杜,法...
    一半射手一半摩羯閱讀 851評論 0 0
  • 最近有下屬單位的同志問我,取消會計證后如何選拔會計人員?是不是誰都可以來從事會計工作了?誰都來從事會計工作顯然不行...
    湯溪子魚閱讀 498評論 1 0
  • 前幾篇文章更新是為了聚聚人氣,解名詞(財富自由),講下思路。 前面說過了。錢這東西,你賺得多與少、快與慢,取決于你...
    凱天閱讀 158評論 0 0
  • 最痛的莫過于 你又再用同一種方式挖我瘡疤
    _梁潔儀閱讀 750評論 0 1
  • 天南地北足以拉開兩個人的距離,卻往往讓思念沉得更深。 也不知道此時的你在哪,是在咖啡館喝著咖啡嗎?卡布奇諾的味道還...
    情懷卷毛閱讀 2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