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專注橙長計劃#+《培養進取型人格》

#30天專注橙長計劃#+寫作/英文朗讀+自由書寫:《培養進取型人格》+《新概念英語》第一冊第69課

圖片發自簡書App

Be good type(表現型人格或固守型人格)or Be better type (進取型人格)。Better是比較級關注點是“更好”,也就是更關注行動與進步,而不是眼下的表現,他/她覺得每一次行動的嘗試都會使自己進步一點點,哪怕眼下的行動呈現的結果還不盡如人意,但只要努力去行動了,這個過程本身就代表比自己的過去更好一點,而Good“好”,關注點也是“好”,所以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受到鼓勵也許就愛上行動,反之,若稍微猶豫,或有大人說表演個什么節目,沒有嘗試,聽到大人說“害羞了”,就是一個很負面的心理暗示,有可能使得他/她不再愛表演或行動了,除非能在成長過程中能習得“進取型人格”的心智模式。所以,要多鼓勵小孩子。

對成長來說,行動力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好習慣。元認知能力告訴我們,當認知到自己的認知時,或者說當我們意識到,我們的大腦是我們可以指揮的大腦,由我們自己來控制大腦的思考時,你就增加了操作、升級思維方式的主觀能動性。


比如語言是口耳之學,你說出來的話,別人會聽到,如果用你的耳朵來檢驗你說的話,自己檢驗你說的內容是否正確,是不是也像為你自己增加了一個團隊成員,一個新的功能,你自己既是生產者,又是質檢員。


你呈現給別人的產品,不假思索當然也很好,但是如果能經過打磨,拿出來的產品肯定是不一樣的,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是由臺下的十年功來支撐的,經過大量的精進練習、行動和多次彩排,這個時候、你的臺上一分鐘才可能更精彩,才對大家更有吸引力。


要讓自己的估值和價值相匹配,比如在一個關系中,也不要讓你的估值大于你的價值,因為,也許一次可以是這樣的,比如說頻繁的跳槽,然后獲得薪水的增加,但是實際上市場會檢驗你的價值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人的品格與美德當中,誠實、真誠很重要,估值與價值吻合是忠實于你自己的表現。記得白巖松老師曾說過,一個人要寬容,要和自己比,不要和他人比,其實古少俠和笑來老師都說過類似的論點,都說過要和自己比,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挺好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