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相信了愛情
一群20來歲的小伙子圍著許朝清彈琴,唱著專門為他們的故事創作的歌曲《天梯》,70多歲的徐朝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仿佛看到她的“小伙子”回來了一樣。我們看著休息區的屏幕,對這對感人至深的過著野人般生活的神仙眷侶有了更深的理解。不過遺憾的是,故事里的男女主角都已經不在了。
同行的伙伴問:“我們兩個菇涼為什么要來愛情天梯?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不要想歪)
我暼了她一眼,“難道非要等到有了愛人才來?萬一那個人遲遲不來呢?”無可厚非,當我們看到路途中一對對情侶朝圣許愿的場景,看到“相守橋”“相遇橋”“相知橋”“相愛橋”和“愛的攀登,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愛心提醒,時時刻刻都如針扎在我們精細而敏感的神經上,如果有愛人在身邊,感受50年里,一塊一塊的石頭用愛打磨出來的階梯,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仿佛,走完了愛情天梯,就能真的獲得愛情一樣。
“以前看過《愛情天梯》電影,當時覺得特別的觸動我,這個世上能有這樣純粹的愛情真的很難得,當時就覺得一定要來看看,看看這個傳說中的為愛修了6208級的天梯。但是不知怎么一直沒有時間,后來又在我是歌手看到李克勤唱的《天梯》,又一次燃起了我追逐純愛的火花,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時間出發。而我就是重慶人,天時地利人和。再不來,恐怕又錯過了。”
浮躁的現實世界讓我們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么純粹的愛情,或許他們并不知道愛情是何物,卻比我們更懂得珍惜。我其實真的好奇,他們在山頂過了一輩子,用電怎么解決?生了這么多孩子,生活怎么解決?一個小寡婦和比他小10歲的男人私奔了,會受到怎樣的嘲諷與壓力。在那個年代,又是什么勇氣讓這個勇敢的男子不顧父母的反對離家出走,帶著一個晦氣的寡婦在偏僻的山林里生兒育女?他們有沒有后悔?
為了讓徐朝清方便下山,他50年如一日為她修路,是怎么樣的意志堅定著他的信念?
終于有一天,他體力不支,永遠的倒下了。
我們踏在天梯的路上,一步步,耳邊蛙聲不斷、鳥語輕吟。滿滿的,都是愛的包圍,仿佛他們生活的畫面就在我面前浮現。劉國江一邊擦汗,一邊鑿著山石,而徐朝清在探著頭,雙手合攏,屋前呼喚他回家,孩子們在壩子嬉笑打鬧。
“感覺整個人都被凈化了,感覺又相信愛情了”,伙伴兒如是說。我一直相信愛情,只不過現在更加堅定,不是世上沒有愛情,只是沒人懂得經營,所以支離破碎。然而不正是那些亂七八糟、殘破不堪的經歷使我們蛻變出更美的蝶么?
?電影截圖
有些石梯的角度,幾近90°,很難想象當初劉國江是怎么修筑的
人物原型
愛的印記
故事原型
上世紀50年代,20歲的重慶農家青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級,被稱為“愛情天梯”。
他們初見,那一年,他6歲,她16歲。26歲的徐朝清,因丈夫患急性腦膜炎去世而成了寡婦。婆家說她克夫,于是她獨自帶著4個孩子。16歲的劉國江,看在眼上急在心上,直到那天,她和孩子掉進河里,他跳進河里救起了她們母子,才第一次正眼看她。之后就經常主動的幫她擔水,砍柴,照應家務。如此4年,互相的眼光漸漸有了別樣的情愫。
然而,閑言碎語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地籠罩在“大逆不道”的他們頭上。于是,1956年8月一天早上,村里人發現她和4個孩子突然是失蹤了,同時失蹤的還有19歲的他。
40多年后,2001年的中秋,一隊戶外旅行社在原始森林探險時發現罕無人跡的高山深處住著兩位老人——劉國江、徐朝清。他們點的是他親手做的煤油燈,住的是簡陋的泥房。而以前沒有屋子時住的是山洞。在自己開墾的田地上耕種,自給自足。整整50年,鐵銑鑿爛了20多跟他一手一手鑿出了6000多級的階梯,每一級的臺階都不會長出青苔,因為每天都會被他用手搽過,這樣一來就不會滑……
2007年,他死了。只剩下了她一個人,守著天梯。
如果要去參觀,千萬別想著同一天去同一天回,如果您有條件,建議自駕。由于地方比較偏,是三省交匯的地方,來回幾乎很少有車。
點擊愛情天梯觀看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這對夫妻,他們擰亮了愛情的燈盞,熄滅了世俗的蜚短流長……
我想,在經歷過這次洗禮后,會更加堅定對愛情的信仰,如果有一天,當愛情來臨的時候,可以不要怕,不要恐懼,不要累覺不愛,不要自慚形穢,而是勇敢去愛,痛快去愛,拼命愛、發瘋愛,哪怕遍體鱗傷、哪怕支離破碎……敢愛敢恨的女子,必定是世上綻放最燦爛的鏗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