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奇心為你的生活加點“鹽”

有朋友跟我說:我總覺得生活好像一灘死水,怎么破?

朋友這種情況不是個例。有多少人到點起床,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到點睡覺,到點起床,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即使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只是淺嘗輒止。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的話,那好奇心絕對是這道大餐里必不可少的佐料:鹽。

鹽是萬味之首,山珍海味離了它,吃起來也只能是味如嚼蠟,食之無味。有了它,生活這道大餐才算是有滋有味。

你的生活是一道“假”的大餐嗎?

同事們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五一”假期去哪里,問你,沒興趣,反正沒錢去,還不如在家里看人山人海堵高速的新聞;

回到家,電視機里上演著都市愛情劇,黏濕甜膩,太矯情,沒興趣;

飯桌上,爸爸媽媽熱火朝天地討論“薩德”,抵制韓貨,離我太遠了,沒興趣;

女兒興高采烈地跑進來:“媽媽,玫瑰開花了!好香啊!快來看啊!”勉為其難,看了一眼,心里卻想,有什么好看的……

仿佛整個人被抽走了精氣神,活得像行尸走肉,又像是老木匠剛剛造出來的木偶人匹諾曹,雖然能說會動,卻沒有靈魂。

你的好奇心哪去了?

公交車上。母親抱著幾個月大的嬰兒坐在窗邊。嬰兒伸手到處抓,終于抓到窗簾,開心地朝嘴里塞去……

這時,你會怎么做?

是大驚失色地制止小嬰兒,一邊粗暴地扯下窗簾,一邊嘴里哄著:“乖,太臟了,別吃!有什么好吃的?”

還是一邊溫柔地制止孩子,一邊告訴他:“寶寶乖,這是窗簾,是用來遮窗戶的。你看窗簾摸起來軟軟的,這個顏色是藍色的。這是百葉窗簾,可以折疊的。”?

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小嬰兒抓到任何東西都往嘴里塞,那是他在用嘴感知世界,叫做“口欲期”。這時候,大人只能盡量保證他入口的東西是干凈的,而且盡量讓他探索感知世界。這是在保護他的好奇心。

小時候你要去玩泥巴,媽媽嫌臟,一把拉起了你;下雨了你要去踩水坑,大人說弄臟了洗衣服好麻煩;你抬頭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奶奶卻說,這孩子魔怔了吧,非要拉你進屋……

慢慢的,你對生活中的任何東西都覺得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生活這道大餐,只看到別人吃得風卷殘云,你卻沒有任何食欲。

輕松一下,來讀幾首童詩。

一只蝴蝶從竹籬外飛進來,

豌豆花問蝴蝶,

你是一朵飛起來的花嗎?”(《蝴蝶·豌豆花》郭風)

人家都說

我的模樣好像表示:

“請坐請坐”。

其實不是;

這是一種:

“讓我抱抱你”的,

姿勢。(《沙發》林良)

一只螞蟻

爬呀爬

在半路上睡著了

我的媽呀

誰會來喊醒他呀(《想念一只在路上睡著的螞蟻》圣野)

讀起來是不是頗有趣味,頗受啟發?

讀這些童詩,你會發現,蝴蝶、豌豆花、沙發、螞蟻,這些在人們眼里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東西,在詩人眼里,卻總是不一樣。

他們的眼睛,似乎加持了魔法特效。這個魔法特效,就是——好奇,對世間萬物都懷著一顆好奇心

他們的生活,是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你為生活加“鹽”了嗎?

開始寫作以來,每每寫出來的文字總是干巴巴的。

有位小伙伴,她每天總是更新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在里面講述各種各樣人的故事。問她討要秘訣,她說:“我喜歡八卦。”

其實,這不是八卦,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都有一顆好奇心,她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自此,我也開始用詩人們那雙加持了魔法特效的眼睛來生活:

遇到吵架的,不再扭頭而去,而是停下來看一會,觀察各色人等的反應;

車上聊天的,不再嫌人家吵,而是去聽聽有沒有可寫進文章的素材;

看到一篇好文章,不再掃視而過,而是仔細看看,能不能為我所用;

花紅了,枇杷黃了,核桃掉了,下雨了,孩子哭了,一切在我眼里都開始新奇起來;

甚至,我還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寫了一篇如何被大咖聘用的文章,引得大咖的粉絲紛紛圍觀。

我的生活似乎也有了點“鹽”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步虛子令/頌壽祖井 作者:圖片、圖片:網絡 水來彭祖井甘甜,時過六千年。武夷山上,洞仙歌徹人間。八百八,壽星仙。 ...
    心博1閱讀 235評論 0 0
  • 上百萬APP你用過幾個? 隨著iPhone的日趨強盛,隨著AppStore的不斷壯大,海量的應用如潮水般涌來。據統...
    白屏閱讀 5,926評論 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