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神創造天地……”,童話大作家葉圣陶老先生在童話名著《稻草人》開頭寫道:“基督教里的人說,人是上帝親手造的……咱們可以套一句說,稻草人是農人親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
今天,我們還可以套用葉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話說,竹園里的細竹子、田里的稻草、池塘里的荷葉也都是上帝(GOD)親口所下的命令創造的,不過上帝這位永活的神在親手創造人的時候,用了“甚好(Very good)”這個詞,以區別他創造的人之外的其他動物和植物,當然這些動物和植物的創造,也都是“好的(Good)”。
說起上帝,人們并不陌生,西方基督教文明影響的國家認為,上帝是最初的造物主,他不但創造了太陽,還創造了月亮。我們都聽說過嫦娥成仙飛到月亮的故事,說她一直長生不老。其實,月球上并沒有住著人,但每個國家都有月亮的美麗神話,有的國家還稱月亮為“女神”。“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來自中國古代的神話,也可以說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在夢想著登月。不過,美國人和當年的蘇聯人捷足先登第一步——人類不斷認識自身、不斷認識宇宙的一個創舉。
今天,中國人也在計劃登月,但最快也要在2020年以后了。不過,這里我先講一講阿波羅號太空飛船飛到月亮上的故事。那是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下旬,美國“阿波羅(希臘神話太陽神的名字)”八號宇宙飛船上的三位太空人首次沖破地球的引力進入月球軌道,然后又沖破月球的引力回到地球,為下一步登月鋪平了道路。圣誕節清晨,他們在太空中輪流朗誦《圣經:創世記》一章1~10節。美國郵政局為了紀念這次飛行曾發行紀念郵票,郵票圖案中央赫然印著四個字“In the beginning God……(起初,上帝…)”這句英文的原文是這樣的:1In the beginning when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中文和合本翻譯為“起初上帝(又譯為神)創造天地”。
他們朗誦的全文是(上帝創造宇宙萬物前三日的情形):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著是好的。”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國“阿波羅”太空飛船十一號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另外兩名宇航員組成團隊,乘著宇宙飛船奔向月亮,五天后在月球著陸。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十時五十六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他和另一位名叫艾德林的太空人一起,他們在月球表面漫步兩個多小時,艾德林在月球上通過衛星轉播站向人類發出呼吁:“無論你在何處,請暫時停下來,向上帝表示感謝吧!”他們朗誦了《圣經:詩篇》第八篇的詩句:“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并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顧他?’”然后將《詩篇》第八篇留在月球上。
附《圣經:舊約:詩篇》第八篇:神的榮耀和人的尊貴
(以色列民族的君王大衛的詩)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你將你的榮耀彰顯于天。
你因敵人的緣故,
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
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
并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
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顧他?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
并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
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羊牛、
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里的魚,
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
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在阿姆斯特朗之前,誰也沒有去過月球。宇航員當初從照片上分析,月球表面覆蓋著厚厚的灰塵。為了弄清楚月球表面到底能不能著陸,他們就用發往月球的自動探測器向下鉆了一米深,證實可以著陸。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員登上月球后,在那里待了二十四小時,并在月球上走動兩小時十四分。這位名叫阿姆斯特朗的宇航員,是舉世第一個將足跡印在月球的太空人,當時他對著攝像機說了一段著名的話:“這對一個人來說,是走了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躍出了一大步。”隨后,美國和當時的蘇聯即現在的俄羅斯也熱衷奔月,先后有多名宇航員登上月球。
一九七一年七月三十一日,阿波羅十五號的太空人施高特和歐文第四度登月,并駕駛耗資近四千萬美元的月球車在月亮上探測六十七小時,搜集了大量資料,被譽為“首次真正的月球探險”。正處在事業巔峰的歐文上校在完成此次飛行后,突然向太空總署遞交了辭呈,進入神學院學習——因為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后來他到各處傳講神國的福音。他說:當我們飛向月球時,“身后的地球最初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洋、白云和山脈,美麗極了,就像圣誕樹上的裝飾。但四個小時后,地球卻小得像籃球,不久又縮小成為棒球、乒乓球……這時我才突然發覺自己是這樣快地離開地球,內心的感觸真是無法形容。……神既然應許我安然返回地面,是要我與各位共享一件事情:神多么偉大,人多么渺小,他也充滿了愛。我有獨特的權利看見神奇妙的創造,因此神在我身上有特別的旨意,要我對男女老少傳講:神愛世上每一個人,甚至將他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
美國是百分之九五以上人口信奉有神的國家,所以美國的航天計劃,也大多以神話中的人物來命名,因為這種科學探險是頗具神話色彩的。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就是一個例子。一九六一年,肯尼迪總統宣布,美國的目標,是計劃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地返回地球。在西方,古典神話中與太陽有關的神話人物都是男的,但是月亮神話中的人物卻都是女生。說來也真有趣,中國的神話里,月神嫦娥也是女的,可謂不謀而合。正因為象征陰性的月亮是“女人的世界”,所以人們希望登月的應該是男生,這樣好像顯得更有人情味,因此最好選個男性神的名稱,于是選定了阿波羅(太陽神)。在西方文學作品中,阿波羅是個相貌英俊的男青年。
不過,科學家研究,神奇的月球上的真實情況,則是另外一回事,那里沒有空氣和水,沒有生物。科學家們已測出月球的直徑為三四七五點八公里,月球表面的溫度白天高達一二七攝氏度,夜間低到零下一八五攝氏度,其實是宇宙間的一塊不毛之地。盡管由于科學昌明,月球的奧秘已被完全揭示出來,然而,幾千年來的美麗神話,比如“月中桂”、“月中兔”,這些古人編織出來的神仙傳說,確實美麗動人,因而一直被流傳下來,依然活在人們心里,這恐怕是受古籍記載、民間傳說和詩人吟詠的影響。
此外,月亮還有一種寓意,比如你家的親人逢年過節若不能團聚,或者在外國的游子望月思念故鄉,最能說明這種感情的是李白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現在卻被網友改為,“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不知已半夜,夢里是故鄉”,權當笑話。現在,聽了月亮的神話和宇航員登月的故事,或許你也早一點夢見自己登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