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如何脫胎換骨的,維自省,維恒心。
圣人在脫胎成圣之前也是肉身凡人,七情六欲貪嗔癡慢不可免俗,以圣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僅要遵守圣人教誨對內要求嚴苛,而且還要承受斡旋與外界的誘惑與壓力,動輒有人講你清高講你裝逼,對我們自身都無益處,可見曾國藩的堅毅。
他每日筆記,研己,以達到日日反省督促之功效。借用書中的話,他的一生,是不斷自我攻伐、自我砥礪的一生。因此也是不斷脫胎換骨、變化氣質、增長本領的一生。
曾國藩的左側面,講他的收入與支出。
他是真正做到清廉之實,而未落如海瑞一樣令人淚下的清廉之名。他故意不要這名聲。因為他要的是做大事,要先內圣而外王。
自身清廉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和光同塵。曾國藩身邊的人不全是道德模范,他們有各種利益需要,如果不融入他們,就會使自己格格不入,無法借用更大的力量達成目標。融入俗塵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與自己的價值觀發生沖突,他設立了一些原則,只要不突破這些原則,最大程度上的去入世。摘一些原則出來分享:
1、不以公款為私用。
2、不留多財與子孫,書籍可多留。
3、約束身邊人不清慢,不收禮。
要想做大事,你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和光同塵,與大家同流合污。只有海納百川,藏污納垢,你才能團結所有能團結的人,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和你一起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