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跟著感覺走不靠譜。
笑來老師把整個感覺,情景等融到一起。“沒有時間了”,是“時間恐慌癥”患者腦子里唯一反復閃現的一句話。巨大的壓力,極度的恐懼,使患者的身上集結并綜合了一切矛盾:他們既勤奮又懶惰,既聰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滿懷希望又時時刻刻面臨絕望,既充滿自信又隨時隨地體會卑微。
時間的密集程度從空間上來說,也就是那樣子,沒有什么變化。
客廳的那個鐘表,你看或者不看,依然是那么走,不急不慢
你念或者不念,她還是走了,不停留
就像河水
最傻的是你掉進溝里,身上濕了,風吹渾身發冷,你還怨天怨地叫苦不迭
所以沒有必要嘆息時間走的快慢,哪怕嘆息的一瞬都是浪費,不是么?
“細聽清楚,無論我講得多么有趣、多么有用或多么有道理,暫時還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當且只當你按我說的做了之后,對你來說,才算是真的有趣、真的有用、真的有道理。”
記得3月多,剛剛上完笑來的線下課后,大家都知道笑來的多維度學習,什么能學的趕緊學,有許多人各種學習,健身,編程,各種各樣的最后還是放棄了,這么多天過去后,一波波人被撂下了,做,還得持續的做。雖然我也是卷了進入,想清楚想明白,再接著走。
“知道我現在要學習、要努力,這個沒問題。問題在于,學習也好,努力也罷,就好像是投資一樣,都是要投入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的。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確定我現在的學習究竟能給我帶來怎樣的結果的情況下,我就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那我不就是連傻瓜都不如了么?所以,你必須告訴我,學這東西究竟有什么用處?沒有用的東西我才不會去學呢!”
他用他的經歷,計算機,銷售,出書,最后他的《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出來了,技能都用上了,所以路,沒有白走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90%的情況下并非如此。首先,這些人并不是對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沒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終沒有人喜歡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盡量回避自己的短處:唱歌跑調的人通常不太喜歡與朋友一塊兒去 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補缺的時候往往非常不情愿;不善于與人交往的人通常開會的時候會坐在會場角落……”
只要把事情做好,你就會喜歡了,就像小時候有段時間,喜歡數學,因為我做的又對又快;喜歡唱歌,是因為我們班我的聲音洪亮,唱的好聽,家人也都夸我唱的好;那時候拉二胡,我姥姥說我拉的像殺雞的,我就沒有興致學了,只要把問題想明白,把事情做好自然就會吸引人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