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在鞘中太久就會生銹,冰冷的劍刃要依靠鮮血的滋養才能保持鋒利。
這道理本是誰都懂的,但他卻忘了。
他累了,也厭倦了。
同一種日子持續得久了,無論誰也會厭倦的。
于是只有沉思,像把一星燭火扔進了茫茫黑夜。
他想起江湖上的一位前輩,那人是他少年時努力想成為的那種人。
詩,劍,酒——那人眼中的江湖像一幅畫,揮灑自如卻又意境高遠,時刻激蕩著年輕的心靈,讓他充滿無盡的向往。
那人與其說是他的師父,不如說是他的朋友。
他在那人身邊四年,四年中那人總會對他講起那些江湖上或悲傷或感動的故事。
他靜靜地聽著,直到他可以獨自遠行的那一天。
那一天陽光很好,他甚至沒有和那人去告別。
他兩手空空就出發了,翻過一座座山,渡過一條條河。
天黑了他就停下來,天亮了他就繼續上路。
他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喝過很多酒。
關于他的故事也很多,而且這些故事的出入很大。
有人說他可以一劍封喉,有人說他根本沒有拔過劍。
有人說他酒量很好,千杯不醉,有人說他少飲輒醉。
有人說他情人很多,有人說他癡戀一人。
不過有一點卻不會有任何爭論:他是一個浪子。
所謂浪子,就是喜歡在江湖中流浪的人,本質上這種人喜歡的是自由。
自由誰不喜歡呢?只有傻子才會不喜歡,可傻子無疑是自由的。
在血雨腥風的江湖中做一個自由的浪子,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不過只有困難了才會有趣味,簡單的事做起來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做到了,那個他跟隨了四年的人曾經也做到了。
曾經的意思就是現在的情況和過去不一樣了,如同那個人當年也是瀟灑不羈的浪子,現在卻已在時間的流逝中黯淡了昔日的光芒。
有一天他經過那人的門前,于是停下來共飲一杯。
那人拿出自釀的米酒,說家窮,更無好酒。
他感到很吃驚,那人怎么會說窮?那人是何時開始注重酒的好壞的?
他有一瞬間的失落,他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他并沒有因此對那人失望,他只是感到很悲傷。
那人眼里充滿詩意的江湖已經不在了,有的只是平庸。
會不會有一天,他也和那個人一樣?
一個人身上的光芒黯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這樣可怕的事最好不要發生。
但真正要發生的,又有誰可以阻擋?
沉思不會有答案,答案在前行的路上。
他起身,如詩如畫的江湖就開始在他的腳下蔓延。
他走過的地方總會留下很多美麗的故事,因為他也是一個追求美麗的人,譬如美酒,譬如美人。
這樣的人通常運氣不會太差,事實上他的運氣一直很好。
那么,以后的故事肯定很精彩,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