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構成

我們的大腦有三個部分:原腦、舊腦和新腦,大腦的進化是按照這個順序逐步疊加的。

原腦又稱為大腦古皮質(層)、原始腦、爬蟲腦、本能腦。

舊腦又稱為大腦舊皮質(層)、哺乳動物腦、感性腦、情感腦、內臟腦。

新腦又稱為大腦新皮質(層)、靈長動物腦、理性腦

一、原腦

原始腦,包括腦干(橋腦與延腦) 、基底核與網狀系統等最核心的腦區。

環繞脊髓上端的腦干是大腦最古老和最小的部位,是脊髓的延伸,大約在距今二億到三億年前已演化形成。其演化程度相似于史前時代進化了數百萬年爬蟲類的腦,在較低的生命形態例如蜥蜴、鱷魚和鳥類中同樣發現它,經常被稱為“爬蟲腦”,屬于由本能所趨動的腦。

原始腦的作用是維持人體的基本生存功能,控制生命的功能和身體生長過程、器官新陳代謝、維持生命生存的總體水平,例如“心跳速度與心律、臉部表情、腸功能、血液循環、血壓、體溫調節、呼吸速度、自律系統、對抗機制、睡眠、平衡、早期感覺系統”等原始功能行為,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例如生存、身體維護、積蓄、統治、打扮和交配等,包括原始心理保護機制:愛、恨、恐懼、性欲和支配情感。

該部位不具思考或學習能力,而是類似預先設定的調節器,控制一些固定的反應—運動,確保身體維持生存所必須的動作與反應,屬于無條件執行人的意志的執行腦。

巴甫洛夫的動物條件反射就在此部分發生作用。例如當人處于憤怒時候是不受控制的,這種沖動是本能受制于爬蟲腦,是不經過理智過程的。

二、舊腦

當生物進化到高級動物,除了顧及自己之外,還要顧及和同伴的關系,所以從原始的腦干上又進化出“情感腦”,發展出情緒中樞,以適應合作和群居生活,最終發展出高級的愛。

舊腦包圍覆蓋著原始爬蟲腦,在老鼠、兔子和馬等與人類相近的物種都有,又名哺乳動物腦,或內臟腦,與約一億五千萬年前原始哺乳類的演化有關。

環繞腦干的部位被稱為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包含:海馬回穹、杏仁核、中隔、扣帶回、嗅腦、海馬與周圍區域,與嗅覺、內臟活動、情緒反應和性活動有關,使哺乳動物與外界之間具有細膩而復雜的情感互動,溝通外在世界和內在環境。

除了邊緣系統外,腦皮層和丘腦等參與情緒活動。邊緣系統和記憶很有關系,和大腦新皮層一樣具有思維功能。

這部分最早是從嗅覺開始發展進化而來,最早最原始的情緒中樞部分可以稱為嗅腦,對氣味的辨識直接關系到對食物(可食否)、天敵、性伴侶、環境危險性(有毒否)等的判斷,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在此原始薄薄幾層的嗅覺神經細胞基礎上逐漸發展出情緒中樞。

感性腦是情緒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掌控中樞,主要掌管情緒(高興、憤怒、喜悅、痛苦、情緒等)、感性記憶(以情感主導的記憶)與注意力,控制人們的正向(回饋性)和負向(懲罰性)行為。

在進化過程中,感性腦獲得了兩大革命性的重要功能:學習與記憶,大大提升了動物的生存能力。例如通過嗅覺選擇食物,需要進行比較,若吃某種食物致病了,就需要學習經驗,并保存起來,避免下次中毒。通過記憶經驗比較,做出利害取舍判斷,從而使得人類開始有了好壞取舍的價值判斷和利害舒服的情感感覺,決定什么事情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對事物的感受是正面還是負面,以及評定理性腦所產生想法的好壞,是否令它“覺得”真實與正確。當我們陷入狂烈的欲望、情感、愛慕、警惕、憂郁時,情感腦正發揮作用。

三、新腦

新大腦,即通常所說的大腦最外面皮層,分為對稱的兩部分,即常說的左右腦,均包含四個部份----額葉腦區(Frontal Lobe)、頂葉腦區(Parietal Lobe)、枕葉腦區(Occipital Lobe)、顳葉腦區(Temporal Lobe)。它包圍覆蓋著整個舊腦邊緣系統的上面和一部份的原始腦,形成裸視下大腦的最顯著部位,幾乎占據了目前人類全腦重量的八成左右,是神經細胞集中的大本營。原來與嗅覺相關的舊皮層只有薄薄的兩層皮質,而新皮層多達六層,皮層內存在著柱狀結構,有利于相似神經元的集中,有利于皮層功能的分化和定位。新大腦是最后進化演化的部份,猿猴、海豚、鯨魚亦有之,但以人類的發育最為完全,所占全腦的比例亦最大。

部分動物的皮層與大腦皮層的百分比:

刺猬32.4%,兔56%,猴85.3%,黑猩猩93.8%,人95.9%

從以上數據看,從刺猬到猴,再到人類,新皮質的數量明顯增加。靈長類動物新皮質與邊緣系統神經互動也更為頻繁復雜,情緒表現更精致更復雜,針對不同情境靈活調整反應方式,大大提升了整個大腦的智能水平。

新大腦是掌管人類一切心智行為的思考中樞,被稱為理性腦,主管語言說話、文字寫作、計劃推理、學習適應、抽象思考等功能,包括負責收集及處理理解感官接收的訊息、神經認知分析、對肌肉運動的控制、負責分析與解決問題、使用語言與數字、生成理性記憶和思維記憶、發展復雜推理思維智力能力及創造能力、生成意志意識思想活動、形成非語言性的意念和控制、對“觀念、藝術、符號、想象”能產生感覺等,也是整個大腦內最后做分析、規劃、整合、協調、決策判斷與發號施令最重要的指揮所。

正因為新大腦皮質的完整成熟性神經功能,大腦復雜結構與良好功能,完美協調統合諧振的意識涌現機制,才使得人類具有高等心靈智慧、聰明心智反應、豐富創造力,使得人類比其它動物更聰明。

人類的胎兒腦部正是依此三重順序發展演化,并由內到外依序共存于人腦中,深刻揭示了生命全息重演律,以及人與其它動物的內在親緣關系。

【根據網絡信息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美林和泰諾林 分享一個小知識,孩子退熱藥有美林和泰諾林兩種,首先說泰諾林退熱時間是3到4個小時,美林退熱時間是6到...
    慧媽艾灸養生閱讀 5,701評論 0 0
  • Linux部署jsp連接SQLite數據庫遇到的幾個錯誤 分享一下我在部署jsp頁面時其中對數據庫相關操作時時遇到...
    DarkCoder閱讀 831評論 0 3
  • 是你在歌唱嗎 窗外的蛙兒 烈日把聽眾驅逐 雖然渴望掌聲 你也不能與他正面對抗 只有在夜晚 日子睡的安詳 你才敢把怨...
    jar_c39b閱讀 133評論 0 0
  • 今天作業完成的很早,自己拿著手機在哪里聽書,最近他一直用喜馬拉雅聽APP收聽他喜歡的節目,有地球通史,笑話集...
    何金霖閱讀 18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