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的閱讀技藝

這個時代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干脆小名這篇關于閱讀技藝的思考也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現一下。

1.碎片統計式閱讀

曾經我發現自己的一個現象:如果一本書草草讀了10頁左右,不感興趣了,過幾天重新拿起來看,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說服自己去看,而如果不看的話,心里又一直知道有這么一本書存在,會非常痛苦。

后來想到一個好辦法:
"每次讀一本書,即使不感興趣,統計剩下的內容會構成幾個碎片,1個碎片一般半小時到1小時讀完."

補充下: 碎片的劃分依據,根據第1個碎片的閱讀時間確定

如果下次繼續閱讀,累計達3個碎片,你仍不感興趣,可以直接放棄這本書
并直接在豆瓣里把這本書標記為已讀。

相關例子:微博里收藏的視頻和文字怎么處理?

實際操作可以這樣,先看一下今天臨睡前還有幾個小時,對應可以處理幾個碎片,然后再從收藏的庫存里選幾個碎片閱讀消化掉

2. 如何閱讀社交網站上的優質寶藏?

我發現在互聯網時代,很多紙質閱讀的習慣還是帶上了。

比如,我們在微博人關注一個人,我們基本只會注意他最近的更新內容
而不會去看他以前發過的優質歷史內容(除了個別女孩子好奇心比較重的)

我記得以前報亭阿姨常說的一句話是:小說雜志沒看過的都是新的。

我自己有一個星期五檢查清單(Friday check list)是關注每周各種媒體的內容有無更新,但問題是,可能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歷史內容。

所以什么時候看歷史內容呢?一個可行辦法是,專門在空檔期或是突然閑下來的大塊時間里或是每晚的2小時有意識的集中看

3. 必須區分空閑閱讀和深度閱讀

這個我已經在dropbox網盤的文件夾實踐了,分為深度閱讀和3天淺層閱讀

以前總會出現閱讀不停止的狀態:
讀了10頁讀不下去了,但是已經投入的時間想追回來,像賭博一樣希望下一行有深刻的東西出現。

區分了這兩種閱讀后,空閑閱讀類別的書可以先存后讀(碎片時間消磨讀),或者覺得無趣讀1小時就停止。

這算是對碎片統計式閱讀方法的一個補充ti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讀書主義 更多精彩等著你! 這個讀書方法,可能會顛覆你對讀書以往的認知|開卷 或許讀書已經成為...
    米米粒粒閱讀 34,720評論 9 209
  • 我看見你的冷漠 卻想去溫暖這個冷漠 我看到 其實我還沒接納你的冷漠 我看見你的痛苦 卻想去結束這個痛苦 我看到到 ...
    peter的世界閱讀 302評論 0 1
  • 每個人的使命各不相同 努力并不僅僅為了個人的成就 我要點燃一盞燈 去照亮別人
    茉莉桃子閱讀 27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