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啟自己的心智
1.何謂心智
什么是心智?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a獲得知識;b應用知識;c抽象推理。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他的心智直接相關。--喬治.博瑞
與智力、智商的微妙區別
心智可發展,可培養,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復重建--誰可以封頂?
2.起點
我們甚至可以思考思考方式和思考結果是否確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結果。--反思能力
小聰明,大智慧。智商高--聰明,心智能力強大--睿智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是缺乏心智運用能力而產生的種種形式。
3.控制自己的大腦
即使是在極端惡劣的環境里,人們也會擁有最后一種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度的自由。
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大腦的奴隸,而是選擇翻身做主人。
4.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痛苦的深刻感受會扭曲或抹殺我們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我們隊我們的痛苦往往并不十分了解。最常見的誤解是,當我們覺得自己痛苦時,總是不自覺的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一旦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的時候,痛苦就會幾乎自動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是不會回來的。
不必過分害怕痛苦--大腦有遺忘痛苦的自我保護功能--這也導致人會很輕易的原諒自己。
避免遺忘帶來的尷尬,兩種方式:一記下來,養成習慣,定期回顧;二面臨尷尬的時候,盡量弱化自己的痛苦,不要被你的大腦的直接反應所左右。
在做必須記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由衷地把這件事當做快樂地事情來做。
5.推遲滿足感
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的到滿足是天性,平靜接受并且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推遲滿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需要掙扎和鍛煉才可以習得的能力。
耐心有著神奇的力量。
感想:
心智,不同于智力,不同于智商,而是一種大智慧,對于自身、對周圍環境的一種正確的覺察與認知。我見過很多智商很高的人,他們學東西的時候反應特別快,很容易就掌握了技巧,他們可以考入985高校,可以拿高分,但是卻不一定成功,很多人都浪費了自己的天分,他們要么因為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而迷失,要么特別情緒化耗費太多精力,要么缺乏自制力沉迷于一時的玩樂,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沒有用來發展自己的心智,往后的人生注定要為自己的過去的放縱買單。我覺得心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覺察,對自己思維方式、情緒的覺察,去思考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正確,思考情緒為何出現,避免自己動機的大象發瘋之后亂沖亂撞。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智慧。
讀《Seven habits》的時候,也提到刺激與回應之間人們有選擇自己行為的自由,也就是控制自己的大腦,不要成為小我的奴隸,這也是自制力的一種表現。對于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痛苦這樣的消極情緒,我們往往會失去正常的認知能力,這種時候也沒辦法讓自己進入高效的學習狀態,我們會排斥,會選擇性的遺忘會帶來痛苦的人和事以及知識。這樣看來,“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這樣的自我催眠方式也不是毫無道理啊,潛移默化中會改變自己的心態。這也是為什么人們會強調興趣的重要性,做一件事會感到由衷的快樂就會形成正反饋,增強你做這件事的動機。想想自己大學時候很不快樂,總說專業知識提不起興趣,很枯燥,所以考完試后大腦就真的把那些知識忘掉了大部分,而我的沒有興趣一部分也是來源于我沒有能力學好,只是那個時候自己沒有意識到。
關于推遲自己的欲望,正是自制力形成很重要的方法。人不是圣人、不是神仙,本來就有著無窮無盡的欲望,承認欲望的存在,平靜地接受正確地認識欲望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找個紙條記錄自己的欲望,就會發現這個單子到底有多長。慢慢來,持續做,允許自己一時的失控,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因為越是能量低的時候越會跟著欲望走,而人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能量的狀態的。有耐心,想要得到一件東西或者立刻滿足自己的欲望時,學會轉移注意力,推遲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