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92】“老兵混職場”之學以致用的我還在尋找什么?

文/秋之川

【目錄】

這是《落葉》文集里第?92?片落葉,希望你能喜歡,不為別的,只為這份堅持。

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是要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銜接起來,由淺入深、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016年,我對自己,對身邊的小伙伴們都提出了“學以致用”的目標要求,不管你是學自動化測試也好,學項目管理也好,學性能測試也好,還是學 SQL 語法也好,也許各有各的出發(fā)點,于公于私都沒問題,但我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學以致用。無論你學什么,你都得落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去用起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目標制訂或做規(guī)劃的方法,再加上一個“能有帶來利益的產(chǎn)物”的要求,這就變成了很現(xiàn)實的方法。

而2017年,我給自己定下了回歸理論學習的目標,從過年前一直到今天,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累積這么多年的有關時間管理、軟件測試和敏捷方法的知識和經(jīng)驗做梳理和記錄,并輸出成一篇篇的文章或讀書筆記,這個過程應該快結(jié)束了,很快我就能清空自己了,接下來就是開始重新輸入的過程了。

我為什么會在自認為做的還不錯的2016年結(jié)束之時,做出這個決定呢?雖然去年的“學以致用”做的挺好的,在我之前從未介入過的兩個領域都有了較多的認知和理解。可我一直覺得還缺了些什么,總是感覺這都不是我最終想要的東西,這種感覺其實已經(jīng)存在很久很久了。

所以我一直在問自己,學以致用的我還在尋找什么?

先說說我決定回歸理論學習后的一個感受吧,我相信應該有不少人會給自己或別人打上這樣兩個標簽:學院派和實戰(zhàn)派。在進入軟件測試這個領域的頭幾年,我也是很堅定的站在所謂的“實戰(zhàn)派”的陣營里,對所謂“學院派”陣營的很多理論概念都嗤之以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時候的我喜歡對學院派的人說:“我沒有你懂的理論方法多,我不知道什么是等價類方法,也不清楚什么樣的算場景法,更分不清因果圖和判定表設計法,但是,我每年都能成為 Bug King,而你可以嗎?” 那人說,“既然你每年都能成為 Bug King,那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和經(jīng)驗吧。” 我就只好閉嘴了,為什么呢?因為我根本就沒什么可分享的,因為我只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怎么說呢,就是我做的好,可說不好,更別提什么分享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就是你在某一方面做的很好,做的不錯,你是個技術牛人,或者是個管理高手,可是一讓你去分享你成為牛人或高手的方法,或者讓你去指導別人怎么成為牛人或高手時,你多半都會像我一樣,磕磕巴巴地說不出幾句就江郎才盡涌上心頭了,對不對?

古人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在這里雖然并不是很恰當,但我覺得卻很形象。

說了這么多,我想不少人應該已經(jīng)都能明白,我一直覺得缺少的東西和一直在找尋的東西是什么了,對,那就是方法論。

方法論是什么?我們先來讀讀看百度百科中的解釋: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系或系統(tǒng),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tǒng)總結(jié)并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

我再通過一個例子來闡述一下我的理解:

從A地到B地,我們通過百度地圖能夠查詢到3條路線可以走,于是我們會按照這3條路線從A地到B地,而我在從A地到B地走了很多次之后的某一天發(fā)現(xiàn)了第4條路線,比這3條路線都要近。然后,你讓我?guī)е阍侔吹?條路線從A地到B地走一次,我卻發(fā)現(xiàn)我找不到路了。

在只有實踐經(jīng)驗時,我只能憑經(jīng)驗讓自己能更快地從A地到B地,但是也都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成功,原因就在于沒有記錄和分析沿途的標志物和判斷方向的方法,沒有總結(jié)出一條可以保證每個人每次都能從A地走到B地的路線。

這個例子中的“路線”其實就是我所理解的方法論,也就是我在學以致用之后,回歸理論學習想要找尋的東西。

作者簡介:14 年測試 + 11 年項目管理 + 11 年團隊管理 = 一個測試老兵

【目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