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lanade公共館在新加坡地標建筑:濱海藝術中心(兩顆榴蓮)的三樓頂層。因為該藝術中心有音樂廳和劇院,經常舉行盛大的演出,所以這家圖書館的館藏主題也以藝術為主。
一進門就看見地板上非常清楚的四大塊:Theatre和Film向左,Dance和Music向右。此外,Esplanade并無其他主題。
往左走是有關戲劇表演的書籍,如前所述,我在索書號這件事情上糾結許久。于是問館員小弟為什么公共館經常會有很多相同的索書號。他笑說公共館排列圖書沒有那么嚴格啦,所以不同的圖書很可能有相同的索書號。排在一起就可以了。
他還特別告訴我們,以前的標簽用的是這種彩色標簽,有專利的,每打印一個標簽就要向這家公司付費。因為太貴,最近一兩年不用這種彩色標簽了,而是改用純白標簽紙打印索書號。
“不會吧,這種彩色紙看起來很一般啊,怎么還要收專利使用費?”我問
“No,no,no, 不一般的。這家公司為每個數字定義一種顏色,1是綠色,8是桔色,9是淺藍,5是黃色,等等。這樣排列的話,館員巡架效率高很多,不是嗎?只要看見顏色突然有不一樣的地方,就知道圖書放錯了架。比如中間這本895.6,第三行黃色的5在左右兩邊綠色的1中間格外醒目。”
哇!是啊,原來如此!細節!細節!細節太重要了!可以賺好多錢的!
但是因為費用太貴,這兩年摒棄向公司購買這種彩色標簽,代之以純白的標簽。所以架子上彩色標簽中間,總會穿插一兩本白色標簽,顏色不統一,確實不利于巡架啊!
我非常樂于向大家介紹這個賺了很多錢的公司。因為館員小弟說,NLB用了20多年這種彩色標簽。這家公司的名稱叫:ColorMarq。在NLB條形碼的最下方。
再往里走就是一些團體活動空間,有白板,有沙發。還有期刊架,每本期刊都用保護套套上,非常愛惜。
Esplanade有大量的電影光盤。根據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的要求,按內容將可視級別分為六類:
G: General,適合各年齡層。
PG: Parental Guidance,需要在父母的指導下觀看。
PG13: Parental Guidance 13,適于13周歲及以上青年,需要在父母指導下觀看。
NC16: No Children Under 16,適于16周歲及以上人群
M18: Mature 18,適于18周歲及以上人群
R21: Restricted 21,適于21周歲及以上人群
光碟的標簽也是用顏色區分語種。黑色是中文,紅色是英文。黃色原點表示藍光光碟。藍色原點館員說是代表上述限制級別。
館里還有一間小型的電視廳,大概只能坐五六個人,但館員說要求不能超過四個人,租金是5.5新幣/小時。不知道為什么,除了之前在JRL看到的business lounge,我對圖書館其他收費項目總是感覺不那么舒服的。畢竟提供一小間看看電影是極其普通的服務,設備也不貴。
我想最特別的應該就是下面這個Silent Studio了。這間房子可以供一個小型樂隊演奏了,所有樂器都連在一個弱音器上。演奏者帶上耳機就可以清楚收聽到演奏效果。因此,雖然房間里演奏得極其熱鬧,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讀者。這個設計很贊啊!之前在哥倫布見識了Silent Disco,在這里又看到Silent Studio。
當然,這間房子也是需要付費的,不貴,6.5新幣/小時。最多七個人可以同時使用。這間器材昂貴,很可能可以排練商業演出,所以收費我倒是覺得相當合理。
NLB還收藏一些并沒有正式出版的影碟,新加坡政府鼓勵藝術家將那些沒有出版的作品呈交給NLB的archive,而這個音視頻檔案正是由Esplanade圖書館接管的。這部分影碟也開放給讀者當室閱覽,不可以出借。
往前走的轉角是和電影相關的小說或劇本,叫movie tie-ins。
書脊上貼黃色標簽的,都是劇本。
另一頭Dance和Music一端,放著很多樂譜。館員說,他們一般收集室內樂(chamber music),交響樂和管弦樂的樂譜沒有收集在這里。一方面這些材料非常貴,圖書館承受不起。另一方面,旁邊維多利亞歌劇院里有兩個圖書館,一個收藏交響樂樂譜,一個收藏管弦樂樂譜。
樂譜書架非常多,在盡頭有一間琴房,里面有人練琴,彈的是致愛麗絲。當然,也是需要租金的。門外可以聽到小小聲,感覺很好。
窗外就是絕佳海景。
樂譜區旁邊有一大間可供讀者跳舞,像練功房那樣。墻壁上是跟舞蹈相關的書籍。如果聲音大,可以把門關起來。這里也經常舉辦一些活動,比如剛剛過去的兒童節,小朋友們就圍坐在這里畫畫、聽音樂、做手工、吃蛋糕。
回到圖書館門口,有一塊空地,館員說,每當旁邊的theatre有演出時,演出者通常會在6:30-7:00在這里舉辦一個關于演出的介紹。今天墻壁的白板上就有演出者親筆寫下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