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和張歆藝大婚微博熱搜一整天了。
微博、辦公室一片躁動。
德國霍亨索倫城堡,胡歌,高顏值伴郎團,這些關鍵詞湊在一起已經夠吸引眼球了。恭喜兩位愛情修成正果,真愛可以阻擋一切。
我不是特別迷袁弘,當然他很帥(花癡一切帥哥),也沒有迷過張歆藝,她也很漂亮。兩位的愛情似乎從第一次上熱搜上微博娛樂時就甜蜜得不要不要的,也存在過質疑,但從來沒有停下來過。張歆藝像極了我接觸過的川妹子,敢愛敢恨,直截了當。
記得那時剛追完《北京愛情故事》,張歆藝給很多路人的印象應該也停留在林夏那個角色,她與她的那句“我喜歡你,與你無關啊”,愛情的無私一覽無遺,可惜瘋子最終也沒有被感動。單方面的愛情成與不成都是令人難過的,我不是特別贊成這種愛情態度。
我覺得這個時候提張歆藝過去的感情史的行為特別低俗,可是俗人那么多。我看到“七年王志飛,前夫楊樹鵬”,好像因為這一場浩大的婚禮,一下子了解了她的前世今生。幸好有人站出來了,“張歆藝不得不和楊樹鵬離婚的時候一定沒想到現在能和袁弘膩膩歪歪,一切的一切只是生命中的小插曲,畢竟身穿西裝手捧鮮花的袁弘已奔向你的未來,好姑娘總配得上幸福。”是不是好姑娘不好評價,不過這話說的真好,希望好姑娘們都能有這樣的運氣。
只是今日,她與楊樹鵬離婚時候的那份聲明——《一封情書》不可避免地又被拉了出來,重讀。
高逼格的情書,高逼格的分手聲明。“就算要分開,也要好好的分開,一丁點兒都不要難為那個你愛過的人。”跟這樣的一個人在一起過,就算沒有長長久久,又有什么遺憾呢;被這樣的一個人愛過,擁有這樣的胸懷,在以后的愛情路上還有什么畏懼呢。
深受青春文學毒害的我,深受青春疼痛文學毒害的一代,曾以為傷害會讓愛情變得深刻。想到《匆匆那年》里方茴自我折磨、麻痹、刺痛,彭于晏(完全忘了男主名字,加上今天看了太多圖片,只記得彭帥哥)也跟著麻痹、刺痛,感情到最后都是傷害,感情過去了仍然在互相傷害,小說里最后兩個人重逢了便結尾了,反正我是不會重新在一起了。所以,在青春電影帶著各種疼痛的標簽情況下,這封現實中的情書多么難能可貴。
我看到過很多人黏黏糊糊忘不了舊愛,又難以遇到新歡,愛情像打了死結,不是自己不想走出來,完全被套在里面。也會被責問,過去就在那里,哪是想忘就能忘。可是在生活中,走不動感情就像過期的罐頭,不及時停下來就是看著罐頭慢慢變質,再也難以下咽。我不知道到底怎么談戀愛是正確的,我也給不出忘記舊愛的良藥,但我知道罐頭過期就要扔掉,走不動的感情就要停下來,可是生活不會停下來,你就只能往前看。
身邊的人也有總是在熱戀中,總是在幸福著。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勇敢的追求,熱烈的表達,誰的心里沒有活潑的小宇宙呢,說白了隔著一副皮囊你讓別人怎么撥云見霧發現你這顆閃亮的星星。所以,別人獲得幸福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沒有被找到,那就去尋找你想要的人吧。
張歆藝作為藝人存在很多爭議是很正常的,但我覺得她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與前面感情與過去的自己和解,與眼前的幸福與未來的美好生活攜手,這樣的她笑得那么美,她不幸福誰幸福呢。
很遺憾現在才看到這封情書,簡直是分手圣典,我太喜歡這樣的浪漫的悠長的格調了。在這之下寫什么都是蒼白,讓我們記住那美妙的文字,詩一般的愿望:我們走過的道路,打過的怪獸,旅行所經之地,海洋和花朵,云和幻想,都還在心里,所以請你繼續相信愛情,哪怕追尋千里萬里。
大概這就是好的愛情,這也是愛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