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篇看大熒幕動畫寫的觀后感,應該還來得及吧。昨天看完認真記了差不多三頁的臺詞和想法,我知道我再不動手,記再多也沒用,可能過幾天就沒有這么強烈想寫的欲望了。關于這個名字,說來也巧。這是我一個月前寫在簡書的一個題目,當時坐在公交上,不知道為什么就蹦出這個題目,本來打算寫寫自己的,但當時不知道怎么開頭,就擱下了。直到昨天看完這部電影,覺得挺吻合。因為男主回到三年前和女主結下不解之緣,然而這段記憶還是模糊的,為此找了女主五年。心心念的只記得那繩結……寫得可能會不怎么樣,或許有點亂,但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各位就當做靜下心來,打發等車時間。
“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 ?瀧回頭問道。
“我也是” ?三葉淚如雨下答道。
這是最近熱議榜挺高的一部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中結尾的男女主人公的對話,很慶幸,結局很美好。我很少關注這種動畫電影,之前的《大魚海棠》也沒看,一直覺得過了看了動畫片的年紀。可是沒想到我的看法大錯特錯,有點閉門造車了。這和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不一樣,不僅劇情和當下現實較吻合,畫面和音效,還有一些小細節處理得都很到位,越說越慚愧。
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影片后自己主動想寫點什么的,想起上中學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看完之后寫觀后感一樣,不過那時當做一種任務。這一次,我破天荒的邊看邊記。關于這部電影的評論呢各大論壇和社交網站都形色各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最終的目的都是力捧這部影片,不僅是那隨便截取每一幀都可以當壁紙的畫質,還有主題曲和插曲都很有感覺,另外這影片之所以這么熱捧,我想還因為有代入感吧,觀看的人多多少少會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在網易搜主題曲時翻看評論區,其中一位說“我是帶著孩子來看的,作為一個中年人,我也極力推薦來看看”,其中不乏二刷三刷的人。
影片故事寫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千年一遇的彗星造訪地球后開始互換靈魂,然后去體驗彼此的人生。但每次交換回來之后他們很快會忘記自己具體經歷了什么,只有模糊的記憶。就像是做了一個很真實的夢,他們就這樣在夢里邂逅了彼此。
電影中女主爸爸是鎮長,自己和妹妹又是這個小地方的巫女,在傳統節日要制作“口嚼酒”供奉給神明。(這是一個伏筆,給后來他們再次交換靈魂提供一個契機)但是不滿現狀,想逃離這里,想著下輩子要在東京做個男生,接著就有了后面奇妙的交換之旅:
在東京,她經歷著瀧的交際圈,和他的朋友喝咖啡,這是在小城鎮所沒有的。去做兼職,并知道了瀧的小心思-----對奧斯美紀前輩的愛慕。而她也利用自己的身份,盡力去扮演好瀧的身份,幫美紀縫裙子,約美紀等。這些都讓美紀對瀧刮目相看,并開始有所好感,但美紀并不知道這一切。
瀧也同時經歷著三葉的交際圈,每次交換過來一醒來就是摸自己的胸,這是個笑點,讓妹妹四葉撞見,給電影添了幾分歡愉。瀧去試著了解這個女孩兒,聽外婆講著有關神明,有關【結】的事。
“聚在一起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再次連接,這就是結,這就是連接”
其實這應該就是暗示著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情感吧。因為某種因素相遇,產生交集,又因某種因素還原,經過一定的時間,再次重逢,于是又有了交集。萬物皆有情感,何況是用心編造的東西。
他們就這樣在互相交換靈魂的過程中了解對方,不知不覺已經對對方產生情愫。有人評論說不明白三葉和瀧是怎么相互喜歡上的。有的人這么回答,“有時候喜歡一個人很簡單,沒有理由,只會在不經意間而已。” 但這讓我想到《牡丹亭》的題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也像陳小春在《沒那種命》中唱到“愛情這東西,沒道理的”。記得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她問我,為什么有些人第一眼覺得只適合做朋友,但繞了一大圈回來,他們就在一起了呢?我想了想,回復說,“可能是日久生情吧”。
瀧和三葉想必也應該是這樣的。那天三葉醒來,想到幫瀧約了美紀前輩,想到他們應該在約會吧,不知不覺間掉下了眼淚。為什么會如此難過?此刻的三葉意識到自己原來對瀧有感情了,是因為瀧和前輩約會,自己難過么?怕再見不到瀧而難過么?為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那年明明喜歡這個人,卻還拼了命的去幫TA討好另一個人的你?別看了,就是說你呢!但是三葉還是決定去東京找瀧,見上一面。在路上內心獨白還一直是
“我這樣會不會打擾到他,會嚇到他么?他會討厭我么?還是和我一樣,有點歡喜呢?”
請問你們第一次去見喜歡的人,內心會這樣揣測不安么~~~我想都會的吧。
她還說了這么一句話:
“有件事我能確認,假如我們相遇,肯定一眼就認出彼此”
但是她弄錯了空間,因為她所處的是三年前,那時候瀧還不認識她。所以,當他們在地鐵初相遇時,留下尷尬的一幕,三葉唯有轉身離去,匆匆留下一根結繩,瀧后來當成守護神帶了三年的結繩。這是導演留下的伏筆吧,因為有這么一句臺詞說:
“繩就是時間流動的體現”
扭曲,纏繞,還原,連接;連接彼此冥冥中的兩個互不相干的人,這就是緣分。整部影片從頭到尾都體現著繩結的重要性。
回來后的三葉,就像是表白失敗的小女生,請求外婆幫她剪掉一頭長發,就像歌曲中所寫,
“我已剪短我的發,剪斷了牽掛”
后面她的伙伴們看到后都很驚訝,懷疑她是不是失戀了。 就在這一天,彗星殘片散落在這里,這里即將成為廢墟,三葉也只會是災難名冊上的一名。而在另一個時空,瀧正結束一天糟糕的約會,心不在焉,因為他一直想著三葉的事,他自己都不清楚,還是被美紀敏感的心思猜中的,問他是不是遇到喜歡的人了。他想給三葉打電話,可是打不通,怎么可能打通,根本不在一個時空,這也暗示著三葉正遭遇著遭難。他還想著以后交換的時候再和三葉說這些事,他習慣了這樣的溝通,真是一副?“當時只道是尋常” ?的景象。但那以后,他們就再也沒有交換過靈魂。
其實瀧在約會當天醒來也沒來由的掉下眼淚,這仿佛是有預兆一樣。就像開頭交代那樣,兩人都是清晨醒來,不知道為什么會哭,做過的夢總想不起,像是有什么在消失的喪失感。而后,劇情開始轉入揪心,瀧開始憑著模糊的記憶畫出那殘留的畫面,然后憑借著這些去找三葉。但是多方尋找都無果,最后從拉面館老板那里得知那個地方和遭遇的事情后,發了瘋似的查找資料,得到的結果就是災難花名冊上的宮水三葉,這是一個三年前的人!面對朋友的不解,他決定去放著口嚼酒的地方,酒加繩結,好像每一部穿越戲都會類似的一個介質來貫穿過去和將來。他希望能最后交換一次,告訴三葉那天要發生什么,他不要三葉成為一個冰冷的名字。就跟至尊寶用月光寶盒回到500年前見白晶晶一樣。但我覺得三葉應該比白晶晶幸運,因為大話西游中至尊寶還是那個至尊寶,白晶晶還不是500年后的那個白晶晶,他們沒有交叉點。這里他們有交叉點,所以在交換過程中瀧看到了三葉從出生到遇難的一切。導演還算有良心,交換身體后瀧見到熟悉的一切,悲喜交加,讓妹妹一路大喊“姐姐壞了”,略帶感傷的笑點。
交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大家這里即將發生的一切,可是被大家視若無睹。是啊,以歷史見證者的身份來告訴正經歷歷史的人,都會被說不正常。瀧盡了自己的能力,無奈下只好騎自行車奔向他來時的地方,他知道此刻交換后的三葉也在那里,一路狂奔心里念叨
“三年前我還不認識你啊……”
仿佛恨不得加速去追回那三年前的那場初相遇。終于,在繩結的牽引下,他們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相遇,瀧想化解尷尬,說:
“我來見你了,真不容易啊,你在好遠的地方啊~~”
這句看似尋常的話,卻是一句戳心窩的話。導演的心思是否想告訴觀眾,為了見心中的TA,哪怕隔著山川湖海,都是試一試?就像三葉去找他一樣。兩人寒暄一會兒,將繩結歸還三葉,這也為結局重逢做了見證吧。黃昏之時,知道又會離開,為了不忘記,瀧提議在彼此手臂上寫上對方名字。但瀧寫完了,三葉卻沒來得及。瀧想撿起筆記下三葉,可是記不起了。交換回去的三葉在跑回去的過程中一直念著瀧,還是避免不了遺忘,但好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摔倒時看到手中的字,寫的是
“我喜歡你”
是的,瀧對三葉跨越時空的告白!知道有這么一個人喜歡自己,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還好還好,這一次的交換算是改變了歷史走向,后來的報道中說那天小鎮正好做演習,大家都撤到安全區域,沒有人員傷亡。
五年后,當瀧再次見到前輩美紀的時候,說起了當年的事,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對這個陌生的小鎮發生的事如此心痛。這時候離那次災難過去了八年。美紀手上戴了戒指,臨走時說“你也努力變幸福吧。”很用心的一個細節,兩人當時并沒有交往起來,卻成了朋友,多年后,我很好,你也要好好的。可是這五年來,他一直在尋找,尋找著什么,尋找著某個人……有個心結沒打開。
電影最后十分鐘,有個鏡頭是東京下起了雪,天橋上兩人擦肩而過,以為就這樣結束了,捏了一把汗,好在有后續。交代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可是心心念的你會在哪?
那次的改變之后,女主算是等了男主八年,而男主也自從回到三年前和女主結下緣分后,用五年一直在尋找著女主三葉,唯一記得的就是繩結,連接彼此的繩結……
“世上最美好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虛驚一場,導演最后還是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完美Ending:
“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
“我也是……”三葉喜極而泣。
接下來,又將是另一個新的故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