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也來湊湊熱鬧,寫點文字留個注腳。
我父母前半輩子都在為生計奔波,留給家庭的時間自然很少,但這卻讓我“自由”的時間比同齡人多出很多。當別的小朋友在門前小巷子里打鬧玩耍時,我可能躲在房間里看《世界地圖畫冊》。我的父母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我現在很慶幸他們都不止一次拉著我的手,鄭重豪氣地說:“只要是買書,多少錢都給你?!?/p>
現在想來,小時候父母在時間和金錢上對我的溺愛,讓我對書有了特別的感情。小時候有一次做完手術,身上的全麻還沒有完全過去,但我已經蘇醒過來??赡苁俏业囊曈X神經還沒有緩過來,睜開眼睛的時候,視野被分成十六個小格子。父親把一套《四大名著畫冊》擺在我眼前,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我用自己的小肥手把畫冊放在眼前擺弄,視野里有十六本畫冊同時在眼前呈現。這種奇妙的體驗讓我從那以后對書有了一種特別的感情。
從那以后,書就一直陪著我?!赌瓷6唐≌f》讓上小學的我第一次被故事深深吸引;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讓上初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優美和中國文化的自信;《夢的解析》為繁重枯燥的高中生活增添了生活更多維度的可能性;《三體》讓我的大學生活充滿奇幻色彩。現如今,順應時代的大潮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多在電子設備上閱讀,追求效率成為迫不得已的焦慮,但《刻意練習》這類的好書依舊讓我心潮澎湃。
在未來書也一定會一直陪著我。今年我25歲,如果可以活100歲,我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我真的很慶幸我還很年輕,還有這么多時間可以去探索這個世界,而書就是一位可以陪我獵奇的好朋友。
我以前很喜歡玩游戲,帝國時代、紅警之類PC時代的游戲曾經伴隨著我成長。CF、LOL這類互聯網時代的游戲,在我大學的時候也經常沉迷其中。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無法對一款電子游戲保持長時間的興趣。也許是年齡的增長,也可能是選擇多了就不會專一了?,F在,我基本上已經不再玩任何游戲了,雖然現在游戲已經進入手游時代。前幾天下載了王者榮耀和最近很火的陰陽師,玩了幾把就卸載了,不是因為游戲質量不高,而是玩了幾把就感覺索然無味,無非打怪升級對戰炫技。反而是書,讓我產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可能是詭異的《達芬奇密碼》,可能是《機械宇宙》中牛頓的小趣聞,也可能是《槍炮、病菌和鋼鐵》中對人類幾萬年歷史的縱橫和洞見。在書中獵奇和思維碰撞給我帶來的高峰體驗,是電子游戲不能帶給我的。當然,游戲和讀書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每個人的興趣偏好而已。但就像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林林種種,總有高低之分。讀書在我認為,是一種更高級的享受。
我愛看書,其實更愛買書,家里的書柜早就放不下了。有朋友會問我,你買這么多書能看完么。我總會這樣回答他:書是看不完的,但我喜歡把人類歷史上最牛逼的那些人關在我房間里,那天心情好就把他們放出來,讓他們跟我聊天。
有點矯情的回答,但我非常明白,書是印刷文明的權宜之計,是為了讓人類超越時空。哪怕你是幾千年前的柏拉圖或者孔子,我都可以通過書和你神交,窺探這些大師光輝燦爛的一角。
我讀書的時候,有的開起疾步迅速瀏覽,有的時候甚至會閃現跳過個別章節;有的時候我是血厚的坦克,與作者剛正面,一頁一頁細嚼慢咽;有的時候我是法師,站在后排,統籌全局,運用自己的奇妙魔法,輸出一萬點傷害。從書的封面、序言、目錄、正文到附錄,就是一場打怪升級的過程;而讀書與每一位作者對話的方法,就是一場對戰炫技。一本書就是一場游戲。
在2017年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僅以這些片言只語作為我讀書生涯的一個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