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讀書會結束后,收到了一個姑娘特別靈動的畫著幾只小象的小畫,她訴說著每個象的與眾不同,在她的訴說中我的眼前仿佛浮現了每一個姑娘在讀書會的樣子,就很好奇的問她:舉旗對她而言意味著什么?不舉旗又意味著什么?
她說:舉旗意味著自信、勇敢、智慧、善良、美麗;
不舉旗意味著還沒有能力獨自前行......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又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我問大家,她說的這些品質大家覺得她身上有嗎?大家都異口同聲非常篤定的說有。
不由的想起幾個月前的她:
她第一次參加讀書會的時候,緊張、拘束、不安,在最后的抽卡環節,她抽到一張關于審判的牌,這張牌讓她的情緒瞬間塌崩,她擔心自己又做錯了什么,她害怕又要承受新的“噩夢”。
那個時候的她,狀態低落到谷底,沒有自信。
后來,在陪伴她的過程中,我看到她一點點在發光。
她的堅持運動、沉下心來讀書、用零極限開始清理內在、她的投入舞動、她的傳神小畫、她用心去感受每個細微處的美好、享受獨處的時間、悅納自己......
她為自己增加了勇敢、真誠、自信這些新的生命配方,可是她并沒有意識到,或者說她一直覺得自己離那個“好”還很遠很遠。
到底什么才是好?我們給自己定的好的標準線有固定的位置嗎?
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很勇敢,然后我們說著自己還不夠勇敢,希望再勇敢;
我們明明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卻依然在說自己還不夠努力;
我們明明做事情很認真,卻還在說自己不夠堅持總在虎頭蛇尾;
我們明明以前不喜歡并且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說話,現在已經可以聊自己的生命故事,我們卻說還不夠順暢;
我們每天努力的向上成長,我們每天給自己定的“好”的標準線也在不停的上浮,似乎永遠都夠不到那個目標,然后就會說,我們還沒有那些“好”的品質,然后就沮喪的說“我不好”,然后就有更多的“不配得”涌出來。
可不可以邀請你回頭向后看一眼:看看你比起最初,已經走了有多遠的路,看看你已經收獲了有哪些。
這篇文案在推送前,我特意征詢故事主角的許可,問她是否我有表達不準確的地方,這個姑娘,好勇敢的重新說了一遍自己的故事,在敘說的過程中,她會描述當時內心的糾纏,每一句都充滿了確定的力量感,當初的那個忐忑早已變成了堅定,這次她故事的講述讓我流下眼淚,為她的認回自己,為她的敞開,為她的信任,為她的不退縮。
沒有什么比對自己的堅持不放棄更美。
所以不論你走了有多遠,別人的喝彩別人的鼓掌都沒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
只有你自己,真正的看見自己,真心的為自己點贊,你才會更好地成為自己。
你已經足夠好了,請相信你的“福慧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