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眼睛,孩子的世界

? ? ? 我打算每日一記,記錄孩子的世界,努力發(fā)現(xiàn),盡量欣賞,來治愈我這焦灼的心。

? ? ? 為什么這樣呢?我發(fā)現(xiàn)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我的孩子,我就不會冒火,我就特別感恩,我就會覺得我的孩子的確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不會把我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比,我會更尊重他,會更加覺得他的好。

? ? 生了二寶,家里添了一丁,所遇到的困難始料未及,老公忙到在外面討生活,孩子的事,落到我頭上,白天和大寶斗,晚上和二寶斗,照顧自我不夠,火氣,騰騰得就冒出來。

? ? ? 懷里抱著個小嬰兒,看著這個小小的生命,再一看老大,咋像個巨人呢。

? ? ? 大了,對他的要求就高了,條件就苛責了,當然,語氣也沒那么溫柔了,耐心,也就沒了。

? ? ? 動不動,就開吼,就咆哮。

? ? ? 親子關系一下十分緊張,孩子就像霜打的茄子,沒了靈氣。

? ? ? ? 是孩子變了,還是我變了?

? ? ? ? 直到昨晚,孩子的幾個舉動,讓我明白,他終究是個孩子,一個不到八歲的孩子。

? ? ? ? ? ? ? ? ? ? ? ? ? 1

? ? ? 孩子文具里,黑黢黢的,鉛筆末到處都是,我嫌臟,讓他倒掉,他不愿意倒,理由是同桌笑他的文具盒是粉色的,他想把文具盒染黑。

? ? ? 天真。

? ? ? 我想說,但沒說。轉而想,這不就是娃娃嗎?

? ? ? ? ? ? ? ? ? ? ? ? 2

? ? ? 要用悲傷造句,他想了想,說,媽媽,我只有一件事情很悲傷,我不敢說。我說,你說出來媽媽聽聽。他還是不愿意,說,不敢說。我繼續(xù)鼓勵,他最終還是說出來,說,我聽到燕子阿姨的舅舅去世,我很悲傷。

? ? ? 我大為驚訝,去年夏天,家里聊天,無意間提及我表妹的舅舅患病去世。沒想到,孩子聽了進去,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悲傷。

? ? ? 而他的悲傷,我們卻從未發(fā)現(xiàn)。 他只是偷偷藏在了心底。

? ? ? ? ? ? ? ? ? ? ? ? 3

? ? ? 晚上,我做饅頭。他說,他要做。時間不早了,我哄他,明天再做。

? ? ? ? 第二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yè),上了美術課,回家,已是九點多。

? ? ? ? 他說他要做饅頭。我說,快睡覺了,下次再做。

? ? ? 他一下就哭了。

? ? ? 我極其不耐煩,拿出自發(fā)粉,心想,看他弄出個啥玩意出來。

? ? ? 我持觀望狀,甚至打算看笑話。

? ? 他倒面,發(fā)面,揉面,后來,索性端了個凳子,坐在灶臺前。

? ? ? 二寶哭鬧,我抱著,喂奶了。

? ? 他進來,問我,怎么開火。我告訴了他。讓他趕緊洗漱。

? ? ? 待我再出來,一只螃蟹???已乖乖地躺在鍋里。

? ?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4

? ? ? ? 晚上,換睡衣時,孩子說,他忘不了他胸前的那個傷疤。太驚險了。

? ? ? 上次春游,孩子和他爸開卡丁車,孩子加大油門,爸爸沒剎住,孩子一下就撞到了。

? ? 這是他爸回來給我講的。孩子爸說,想想挺后怕,幸好,孩子沒事。

? ? ? 孩子沒給我說。事隔半個月,他才主動說起。

? ? ? 我催促,太晚了,快睡覺。

? ? ? 他說,媽媽,我只給你說一句。

? ? 我只好同意。

? ? 他從班上同學馬夢琪講起,巴拉巴拉,講個不停,看來一時半會剎不住車。

? ? 我只好打斷,提醒,你不是只說一句嗎?

? ? 我說的這些都是因為,我還沒說到所以呢。因為.......所以......就一句啊。

? ? ? 好吧。語文能活學活用,也還是令人欣慰的。

? ? ? 媽媽,你說一輛卡丁車要多少錢?50,太貴了,5000,還是50000?

? ? ? 我不敢接話。難不成你想買輛回來?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One Step at a Time: How Model TimestepSignificantly Affec...
    榴蓮氣象閱讀 236評論 0 0
  •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是我小時候最早學會的一首詩,因為那時我家也有六只大白鵝。它們...
    鹽與歡閱讀 1,904評論 6 5
  • 名人,究竟是因什么而聞名?我想,社會進入到一個程度上,對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了解。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個別人順應潮流...
    王玉笙閱讀 15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