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2016年最后一次的盎然微課中,我用結構思維的方式總結了盎然微信群的內容,并給了大家建議,盎然群的學習模式需要實踐和輸出。回望2017年的第1個月,一共進行了5周的互動話題和3次公益微課。
? ? ? ? 5周的互動話題分別是,11-1新年你是怎么過的,分享了俞敏洪“讓孩子主動學習的秘密”;(主動學習)11-2如何找到孩子的“自我驅動力”?分享了自主、專精和目標3個小技巧;(主動學習)11-3推薦書籍《男生,我大聲對你說》,作者是畢淑敏。(思維拓展)12-1如何幫助中學生找到職業興趣?開放、嘗試和極致;(職業興趣)12-2“完美職業來自于你自己的創造”送給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依然努力的你;(主動學習)12-3把孩子的挫折當轉折,換個角度,挫折就是禮物。(思維拓展)13-1如果你的生命只剩5年;(主動學習)13-2和3識別“真性拖延”的價值。(學習方法)14-1為什么要讓孩子上好大學;(主動學習)14-2親子沖突的緣由結果vs.過程(親子關系)14-3愛在兄弟姐妹之間。(溫暖親情)15-1推薦電影《青春派》(青春少年)15-2喜歡八月長安(青春少年)。總結這13篇文章,主動學習的5篇,職業興趣的1篇,思維拓展的2篇,青春少年的2篇,親子關系、溫暖親情和學習方法各1篇。
? ? ? ? 3次的公益微課分別是,第89次伊一老師分享《成功的人生什么樣》,成功=目標+技能*努力(+天賦+機運)。第90次和第91次微課分別由趙丹鳳博士和李東江老師介紹了心理學和農學類專業。
? ? ? ? 在這一個月里的實踐和輸出做得怎么樣,如果滿分是100分,給自己打幾分呢?對于實踐,我給自己打50分,基本被無意識指揮,沒什么實踐。如果真有什么實踐,也是隨性的,三分鐘熱度。對于輸出,我給自己打60分,雖然春節沒打烊,但是每篇文章寫完就完事,沒有內化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里。
? ? ? ? 平均不及格的成就單,怎么辦?2月繼續唄,繼續實踐、繼續輸出,進步一點點就是成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