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9讀書會筆記:
愛情的甜蜜是因為有失戀的痛苦。愛得越甜蜜,失戀也就越痛苦,每一段失戀的痛苦,都是那么長,每一段失戀的感受,都是那么深刻。各種難過:無法接受、無限留戀、恐懼擔憂、自我否定、自我懷疑……
當然,失戀的經歷也可以成為你人生的一段特殊的養分。(閨蜜當年父母雙亡,男友分手,后來成為藝術家,也有幸福的家庭。)
其實,每個人終究都會失戀,除非,你從來沒有愛上過誰,或者,你和愛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死,否則,每個人,都要經歷各種失去愛人的傷痛。再說了,這個世界有什么是永遠屬于我們的呢?一切都只是暫時保管而已,最后都要還給上帝。
盡管如此,人類還是會戀愛,因為,如果沒有愛過,人生是多么的 乏味,含苞而死,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么?失戀,至少說明你愛過。所以,如果真的失戀了,恭喜,你的人生圓滿了。
每一個失戀的人,都會經歷各種作死,然而,每一個從失戀的深淵里爬出來的人,都會從一段破碎的關系里涅槃重生。因為,親密關系最容易觸碰到成長中的創傷,所有心靈的碎片都會在戀愛中凸顯出來。失戀,就是自我療愈的大好機會,也是自我突破的最佳時機。失戀的創傷,如同經歷著靈魂的黑夜,看似望不到盡頭的黑暗,卻是生命成長最肥沃的土壤,而這穿越黑夜的過程,其實也就在直面生命的真相,獲取成長的力量,如同一粒種子,終將破土而出。
盡管失戀是這么大的禮物,然而,那段陰霾的日子確實十分煎熬,大部分人會熬出頭,但也有人熬不下去,在自殺的青年人群里,就有很大的比例是由于失戀。
如何在失戀的日子里好好陪伴自己?其實有很多選擇。
你可以顧影自憐,讓自己憂郁而死;也可以選擇以死相挾,以自我毀滅的方式,讓對方內疚而死;還可以選擇恨對方一輩子,讓自己含恨而死。然而,這并沒有什么用。生命是自己的,即使你報復了全世界,還是不會真的開心好嗎!
下面,說點有用的吧。如果你失戀了,你可以有三個比較靠譜的選擇。
第一:你可以選擇失戀而不失愛。
當然,前提是,你要看到失戀也許不是關系的結束,更不是愛的結束。
每一段親密關系,都會經歷幾個階段:
一開始是蜜月期,好得不要不要的,甜蜜無比,這個時期常常比較短暫;
接下來雙方的缺點開始暴露出來,會經歷權力斗爭期,互相計較誰付出比較多,想要改變對方,開始各種互相折磨;
然后會進入死亡期,不再爭吵,麻木、冷戰,如一潭死水,很多時候,關系在這個階段就結束了;
而新的關系也許會建立——共生共贏期,也就是成為伙伴關系,兩個人真正在關系中找到最合適的位置,成為互相成就的伙伴,這樣的關系就是持久而共同成長的。這種關系,只有心靈成熟度比較高的人才能做到。
如果兩個人真的不適合繼續做伴侶,那么依然可以選擇成就對方,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愛對方,因為真愛就是彼此成就,允許對方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一定要一切如自己所愿。做親人,做朋友,做閨蜜,做伙伴,都是愛的關系。即使你擁有的一切最后都要給出去,你依然可以讓一切比當初更好,讓對方離開你的時候,比當初更好,這也是你的使命和價值所在。
即使愛人真的離開這個世界,也依然可以選擇繼續愛,因為,愛人是屬于老天的,但愛是屬于你自己的。
不過,如果一定要對方痛苦你才爽,拜托,那真的不是愛好嗎?這不是我們討論的范疇。
第二:你可以選擇更自在地和外部世界聯接在一起。
雖然親密關系很重要,但如果讓自己過度沉溺在親密關系里,世界就會變得狹窄。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有更大空間和這個世界有更多聯接。比如獨自去旅行,可以讓自己更全然地和萬事萬物親密接觸,感受整個世界帶給你愛的感覺,想想也是蠻激動的;比如和新老朋友玩各種新玩意,去各種老地方,那些被你見色忘友扔在一邊的好閨蜜好基友都是久違了,也許他們和你的關系比伴侶更長久;比如去陪伴更多需要你的人,陪陪父母親人,做做公益……你會發現,世界需要你,你很重要。
失去愛人,你也許得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第三:你可以選擇成為更真實更美好的自己。
戀愛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對方的需求,而不能做真正的自己。
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可以有時間更深地覺察到自己心靈的碎片,用更大的愛與耐心去療愈自己,讓自己內在的愛不斷成長,成為一個更加有愛的人;
你可以有針對性地去參加各種學習,看各種有益的書,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成為一個更加有意思的人;
你也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成為一個更加有情趣的人;
你更可以有熱情投入到你的事業,決定你要成為什么人,要成就什么事,成為一個有夢想的人。
做到了這些,我得告訴你一個真相,你已經準備好了,去迎接一段更有品質的親密關系吧。
一個持續相信愛的人,必然會持續活在愛里。
一個能享受孤獨同時又心懷天下的人,必然會創造一個更大更美好的世界。
一個有愛、有意思、有情趣、有夢想的人,愛你的人不要太多好嗎?一個個慢慢翻牌子吧!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