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斯通納》
作者:約翰·威廉斯
類型:小說,文學
推薦:四星半
一月,豆瓣發布2016年度讀書榜單,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作品《斯通納》位居“2016年度外國文學”榜首。
約翰·威廉斯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說。五十年前,在接連被七家出版社退稿后,《斯通納》終于得以發表,但因銷量慘淡絕版;五十年后,《斯通納》重見天日,迅速席卷各國文學榜單。
這本書是主人公威廉·斯通納人生軌跡的忠實記錄。斯通納以刻苦彌補家境的貧寒,改寫了務農的命運,卻從此和父母走上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他們再也沒能相互理解;他最初盡心筑造的婚姻,幾乎從未顯示出美好的模樣;和同事中宿敵的爭斗,貫穿他的一生;他無可奈何地和真正意義上的愛情揮手作別;他無能為力地目睹自幼聰慧的女兒喝下人生的苦酒……
斯通納的一生很不完美,甚至連順利都談不上??傆心敲炊嗤纯?、孤獨、無奈揮之不去。他曾對生命感到迷茫:
從長遠看,各種東西,甚至讓他領悟到這點的這份學問,都是徒勞和一場空,而且最終要消解成一片他們撼動不了的虛無。
我也曾在某個剛剛睡醒的午后,聽著樓下學生們毫無意義的喧囂,恍如隔世地感到,最強烈的熱情也已光芒黯淡,最旺盛的欲望也都煙消霧散。過了許久才讓思維重回人間。
斯通納在彌留之際,迎著死亡的光輝,回想過往種種,頓悟:
你還期望什么呢?
結尾部分,《斯通納》對人生給出一種余華《活著》般的答案。即使不管是失敗和痛苦還是成功和快樂都終將成為人世間一抹云煙,即使一個人再怎么試圖釋放光熱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即使最后的最后萬物都將歸于沉默寂寥,也不能否認活著的價值?;钪鴽]有什么目的。雖然聽起來似乎毫無意義,但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活著的過程就是最大的價值。
在對生命意義的探討之外,“自我意識的覺醒”是《斯通納》另一重要主題。從懵懂的農家少年,到談經論緯的大學教授,斯通納逐漸完整對自我的認知,并在這基礎上更深刻地認識他人和世界。正是心中常存自我覺醒的樂趣,支持著斯通納走過幾十年的風雨波瀾。
《斯通納》中部分內容吸引力的缺乏,或許是因為作者并不刻意塑造人物形象,只是借虛構人物抒發胸臆,表達自我。這一特點也帶來了相應好處,那就是易于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尤其關于愛情和親情。
說不出為什么,《斯通納》帶有一種“經典”的味道。塵封的五十年,也許能給予它足夠的力量,走出遠超一本“暢銷書”的距離。對于讀者,你也將驚喜地發掘屬于你和斯通納的那份共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