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結體)淺析:
(部分內容來源于田蘊章老師的視頻“每日一題,每日一字”)
上下兩部分不同的橫筆等距,上面空間略小;
中豎對正,上下兩個豎對正;
《靈飛經》中基本采用了行書的寫法,筆順略有不同(規范字應該是先先寫土,橫——豎——橫)。
練字心得:
第一筆——第二筆:兩個橫。 取中,控制橫向間距。
第三筆——第五筆:“口”。 ?寬度略寬于上面兩個橫,控制等距。
第六筆:豎。取中,下方露出不多,約一個等距空間。
第七筆——第八筆:冖。類似寶蓋結構,也類似橫擔者結構,總之,橫向要伸出。另外,這個部首上下取中。冖的橫要盡量寫正(寫平)。
第九筆——第十四筆:“至”。至的“橫筆等距”略高于上方等距空間。豎要合上方的豎對直。如果無法對直,下面的豎可以稍稍偏右。底部的橫寫正。
小結:“臺”的橫筆太多,讓字顯得非常高。但是漢字里面蘊含著一些“中庸之道”,體態高的字,要往扁的方向去控制,以求不要太高。所以橫筆間的間距非常小,增大的字的難度。另外,兩個長橫,冖和最后一筆,要力求寫平,寫正,以使整個字的形態顯得端正,“高臺”不至于歪了。
“臺”和“臺”的字形演變:
“臺”的造字本義:胎,胎胞。當“臺”的“胎胞”本義消失后,篆文再加“月”(肉)另造“胎” 代替。
“臺”的造字本義:古人用土石筑成的方形平頂的瞭望高地,上面有人日夜值守。
注:臺灣在繁體字也是臺灣。
本周(第十五周)陸續發布七個字(思、於【于繁】、臺【臺繁】、憐【憐繁】、流、交、國【國繁】)期待一起進步!
總覽所有的“每日一字”,可點擊公眾號的菜單——每日一字。
公眾號改進設想:
作為一個反饋的嘗試,期待您將您的手寫內容(也可以是家里或身邊的小朋友),通過拍照,發到公眾號里,我們團隊,會根據您的書寫情況,提供一些反饋意見或建議,每篇不會很多,1-3條(關鍵是持續改進)。有可能會經過PS,將您的字進行拆分和重組,以達到更好的對比效果。內容不限,可以是隨筆、家庭作業、記錄、筆記……,僅僅是楷書或者近似楷書(行草方面未來會增加)。期待你的參與!
提交方式:公眾號直接留言,提交圖片;篇幅,次數不限。
回復方式:收到后會盡快留言,一般24小時提供帶反饋意見的圖片。
定期展示:在得到您的允許后,定期(一周或者更長)集中展示,供大家交流,期待一起進步。
智能練字板進程:
產品原型首次展示:2018 CES 展,Eureka Park展區,展位:52540;地點:拉斯維加斯(美國);時間:2018.01.09-12
產品眾籌:Indiegogo.com,計劃時間:2018.01.01。計劃產品交付日期:2018.06.01
產品目前進展:UI設計沖刺階段,一旦完成,會在公眾號展示。
俠客召集令:
如果您認可這樣一種智能化的練字方法,如果您有興趣參與創造一個智能書法產品,如果您有合適的想法、技術、資源,都非常歡迎您的加入!讓我們共同享受從無到有地創造一件有價值事物的過程吧!(行俠仗義方式:微信公眾號留言)
緊急召集:視頻創意制作,召集說明:在2018 CES展示期間的產品宣傳、Indiegogo眾籌期間產品宣傳,時間1-3分鐘。
如果想跟蹤“智能練字板”進度,以及第一時間了解“每日一字”,請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開心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