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 晉祠晉劇

? ? ? ? “桐葉封弟”開啟了晉祠的序幕,三家分晉、豫讓漆身這些都太古老了。晉祠的水如今并不突出,然而晉祠的建筑卻在建筑史上獨樹一幟。不過,當年與高中同學春游去晉祠,我對此一無所知,眼睛只盯著水里亮閃閃的硬幣看熱鬧了。

? ? ? ? 熱鬧的事還有很多。

? ? ? ? 小時候,如果說鄉間娛樂的話,那當然就是晉劇了。

? ? ? ? 鄉間唱戲,多是求雨、祭祀或喜事時才有的熱鬧,而我讀書的小學教室,就是唱戲時擺神像的地方。

? ? ? ?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咚咚鏘鏘的配樂讓生活在黃土地上的鄉民渾然忘卻了生存的艱辛,只剩下千秋幾出戲。

? ? ? ? 戲曲的內容不外乎是忠孝節義,善有善報之類的。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看戲的間隙,用他們有限的詞匯去解釋戲文中半文半白的唱詞。雖然晉劇的唱詞偏于通俗易懂,也有一些文言詞匯。我記得我大約是二年級的時候,回到城里上學,還用老家的“稟”威脅小伙伴要告訴老師他們的劣跡,結果被小伙伴嘲笑的灰頭土臉,他們是直接用“告”字的。

? ? ? ? 《打金枝》和《三娘教子》是我看過印象最深的戲。記住《打金枝》不在于昇平公主嫁給郭曖的傳奇,在于那一身看起來金光璀璨的戲服滿足了小女孩的公主夢,還有那種把帝王家的日子過得跟平民百姓一樣的熱鬧、喧囂的世俗情。

? ? ? ? 帝王將相的傳奇人生,《三娘教子》里“幼苗欲壯要澆水,小樹成材常捅撥”的傳統教育,王寶釧苦守寒窯一十八載的隱忍與榮華,包拯大義滅親的剛直,這些構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點暖色,也成了我的生活啟蒙老師。而扮演這些角色的演員,老百姓稱為戲子的,只不過能在唱戲的這幾天享受比普通農家飯食好一點的“派飯”,也就是輪流在做得起“派飯”的百姓家中吃飯而已。唱完戲,這些輾轉于鄉間的藝人又去了哪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人,也漸漸消逝在歷史的煙云里了吧。

附:打金枝唱詞選段

國母我講話都為你,

愿你們相親相愛和和氣氣到白眉。

勸把男來再勸女,

不肖的蠢才聽仔細。

假如你父皇壽誕期,

駙馬不來你依不依?

手壓胸想情理,

你何不將人比你自己?

你雖然是個帝王的女,

嫁到民間是民妻。

從今向后要留意,

賠情認錯不為低。

國母我囑咐你牢牢謹記,

從今后夫妻二人和和美美。

? ? ? ? 后記:前幾天在閱覽室看到一本書,描寫川劇的民間演出團體,演員平日務農打工各有生活,演出頻繁的演員覺得收入超過打工,也算是另一種獨特人生吧。有時間補圖上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