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畢業之際,看到初中語文老師在他自己的空間里寫了一個句子,那個句子細膩、堅定、綿長的陪我走過了整個高中。也或許會陪我走更久。他說:“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我們都已經走得太遠。”可能當時的日子太過于簡單與安逸,看了也就是一看而過。到了高中的高壓環境,常常壓力大到想哭。于是會想起這句話,輕輕的默念,撇去眼前一切的煩惱與無力。
? 或許我們都已經過了無憂無慮的年紀,剛剛從高考的戰場歸來,面對的就是大學里面繁重的課程。每一天我們的節奏很快,身邊很多人每天也很匆忙。有的時候我會感嘆,可能這就是這個學校的節奏,習慣了就好了。但是又體會到了高中時候經歷過的迷茫,覺得很累。紀伯倫曾經說過,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么而出發。
? 可能,當我們感覺到自己走得太遠的時候,應該放下腳步,回頭看看,曾經錯過的風景,再想想出發時的景色。回頭,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的看清未來,繼續一個新的開始,不讓遺憾蔓延。
? 以前看過很多文章中都對現在的城市有過描述,鋼筋水泥搭建的巨大的看不見陽光的森林。也許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去過上海,不是地域歧視,我僅僅覺得自己與那個城市格格不入。走在種滿梧桐樹的街道,來來往往的人臉上沒有一絲表情,行人腳步很快,匆匆忙忙。經過有大學的地方會好一點,學生走在路上說說笑笑。我會覺得,如果都是這樣忙忙碌碌,可能真的會錯過很多生活中的平凡的美好。
? 生活中平凡的美好真的有很多,突然想起在農村過了一輩子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時常會說我很多菜都不認識,如果真的去了田里,可能會分不清草跟菜。可能對于農村里面的老人們而言,家里的一畝二分田就是他們的一生,一輩子都是田里的莊稼與雜草。都說農村里的莊稼人樸實,或許就是因為他們不會想很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有忙時,亦是從容與對土地的篤定。忽然之間能夠理解陶淵明那么向往的田園生活了。雖然說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再回到這種耕地生活不太可能,但是這種生活離我們還不太遠。如果還沒有完全的消失殆盡,那我們是不是還能感受它的溫存,努力體會這種還存在的現世安寧?
? 其實我覺得每一個人心里都有念舊情懷,只是有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生活而被遺忘。縱然生活中有很多不易,每個人都會說著被生活所迫這種話,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所謂值不值得,只有自己愿不愿意。快節奏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也會讓我們失去很多。人的一生很短,短到可能當自己想起來要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許多年已經過去了,一切都滄海桑田。
? 我不相信物是人非,如果人都已經變了,為什么我們還能篤定那些回憶中的地點與物品沒有變化?可能是我們內心的潛意識還在希望著原來的景色還可以保留,這樣最起碼在回憶的時候還能想起當時的模樣。
? 前幾天在下午五點多鐘經過一所小學,小學的邊上就是初中。當時正值放學的時間點,學校門口有很多家長,有的已經接到孩子了,家長接過孩子的書包,然后孩子坐上爸爸媽媽的電瓶車,一起回家。還有的家長還沒有接到孩子,會踮起腳往校門里面看,深怕錯過自己孩子的身影。當時看到這一幕我的眼眶就濕了,原來這就是我的童年,可是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然而這一切卻好像還是昨天,好像昨天的我才剛剛系上紅領巾。時間從來都不會等我們,不會提醒我們要停下來,回頭看看曾經的虧欠、美好、遺憾、喜悅……
? 有人說,唯有夢醒花凋,方悉前程過往。但是我覺得不必等待這種太晚的悲絕。清茗靜品,品一份安寧,放慢節奏,看看出現在自己世界里面的風景,也或許自己會成為別人眼里的風景。為世間的美好駐足期待,為曾經的心動駐足回首,為生命中的每一抹絢爛駐足感激,只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停留的時間會帶我們走進另一個心靈世界。
? 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我們都已走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