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元氣滿滿的狀態

在青春萬歲的時代,保持精神飽滿狀態的人不會有很多。大部分人都會想方設法折騰自己,想活的無比精彩。直到時間越過越快,下班到家什么都做不了。我想世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后都是拼精力。有次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問:《紙牌屋》中的大人物經常晚睡早起,甚至徹夜不眠,第二天可以正常工作,這真實嗎?

我給這個回答點了贊:“應該說沒有那種精力的人熬不到那個位置。”我想,所謂精英,首先要精力好。但是普通人可以通過對精力的管理完成逆襲:

一、目標感

持續的精力,來自于內心對夢想的沸騰。目標就是動力,動力啟動情緒,情緒釋放行動。懈怠的人生,是因為失去了目標而隨波逐流,被沿途風景影響、被周邊環境洗腦。所謂目標感,功利一點說,就是目標完成后帶來了什么好處,這個行為由環境和情緒推動的,冥想可以啟動情緒。

現代人之所以焦慮,就是缺乏具體的目標感,看到什么都感到緊缺,覺得都應該體驗一下。像個風箏,被任何方向刮來的風,牽著到處飛,最終被空虛無聊消耗掉貴重的精神能量。因此不斷追尋更高的刺激和更短的反饋, 《王者榮耀》這種時間大殺器應運而生之后,精力更加不夠用了。

二、環境

合適的環境能在第一時間積累情緒。試想,臨近考試大學生不斷地把自己的精神能量放在如何對抗糟糕的學習環境上,另外一個大學生的已在圖書館與數百人一起自習,哪個學生會感到精力充沛?我想應該明白吧!

既然環境如此重要,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在學校時一定要逃離宿舍這個吞噬時間精力的黑洞,到圖書館去,到咖啡廳去,到教室去;在學風敗壞、不思進取的學校里,一個人如果表現出朝氣蓬勃,不斷精進提升的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排斥,久而久之,他的內心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我的潛意識中是想和同學們好好相處,但實際上我卻和他們格格不入,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身邊的所有人不但給了你行動的基本標準,在你偏離這個標準的時候,還后悔給你一定的群體壓力。大學宿舍里集體開黑王者榮耀時,你要去圖書館看書,他們不但不會鼓勵你,還會覺得你在裝逼,同集體壓力把你扯回來同化你。

好環境可以為情緒提供能量加成,輔助情緒的延續。讓人精神恢復的速度加快,我們對環境的選擇也就是對狀態的選擇,很多情況下并不需要用意志力來克制環境,而是用環境來讓自己效率提高。因此要盡量減少自己在臥室的時間,臥室是時間的黑洞,也是意志力的墳墓,懶惰的培養皿。

三、健身

如果身體素質不好,連精力都無處發生。身體就像一塊手機電池,充電的方法就是定時且適量的運動,充足而高效的睡眠。健身會讓身體的血清素增加,產生的腦內咖、腎上腺素,都會提升正面情緒、緩解壓力并提升幸福感。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那種大汗淋漓后的神清氣爽,會為你換來成倍的高效時間。

精力好的人,沒有一個不愛運動。適度健身會讓人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同時輔以高質量的水和食物,這些就像汽油,劣質的汽油不是跑不遠的問題,而是會損壞車輛本身。電視劇編劇寫到的精英人設,運動習慣必須有,《歡樂頌》里面安迪每天晨跑,《紙牌屋》里克萊爾堅持夜跑。

四、音樂與情緒

人去做事情是需要一種情緒。但是情緒的使用是需要能量的,沒有能量就不可能有情緒。情緒的掌控力是巨大的:黑馬與白馬的故事,情緒在進化中遠早于理智的出現時間。可以這樣說,人都是被情緒慫恿的,我們可以很輕松控制理智,但是情緒出來了卻很難通過理性來控制,但是音樂卻可以控制情緒。那個十幾年前的經典的游戲:帝國時代,在規劃地圖的時候,就是計劃和培養情緒的時候,在開始玩的時候,就是釋放情緒的時候。

所以說,無計劃不執行,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在預先準備的時候,積累了情緒,在做的時候,情緒就能得到釋放了,沒有積累就沒有釋放,還可以嘗試冥想,而冥想卻是可以啟動情緒的,音樂卻是用來維持情緒的,情緒所能調動的力量是理智所不能企及的。有些浪費注意力的習慣越早克制受益越大,比如沒事刷開朋友圈,與群里三觀不合的無聊人士撕逼,潛伏在哪里搶個幾毛的紅包,王寶強又出來了我也湊個熱鬧等等。

我們每天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用在這里就沒法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了,而無關的情緒對精力的消耗是無比巨大的。

五、咖啡和茶

最后,咖啡因可以用來維持身體的亢奮。咖啡因是讓身體覺察不到疲倦,他只是推遲了累的感覺,讓人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變得非常敏銳,大腦異常的清晰,有時會靈感爆棚,我認為用來維持巔峰狀態最好不過了。

隨身準備好耳機和眼罩,在任何可以休息的場景下打個盹,在還沒透支的情況下主動休息,比累傻了摔床上的恢復效率要高得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