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媽媽說,我長大了,要一個人睡。
我一開始很新鮮,匆匆地與媽媽告別,自己爬到床上,蓋好被子,準備睡覺。
一個人躺下后,卻完全不是我想象的好玩。房間漆黑,沒有媽媽,我不喜歡,有點害怕。
出去找媽媽, 我說:“媽媽,陪。”
媽媽說:“寶寶長大了,要自己睡哦。”
更多的我不會表達,我怕,我不敢,我不喜歡,不知道怎么說。
所以我就自己爬回去睡了,一會兒就睡著了。
媽媽可能以為我可以,適應得很好,之后的幾天都是讓我自己睡。
我越來越怕,不知道自己是犯事了?還是媽媽不喜歡我了?可是媽媽決定的事情,一般很難改變,她希望我獨立。
我試了很多次反抗,都沒有用。
“鴨鴨鴨……鴨鴨鴨子”
“蘋蘋蘋……蘋蘋蘋果”
……
我怎么了?
明明都是我知道的名字,就在嘴邊,就是說不出來。
越來越明顯,媽媽也發現了,我結巴了。
爸爸媽媽都發現了。爸爸讓我認真說,我很認真的,就是說不出來。
媽媽讓我慢點說,我慢一點,還是說不出來。
大概有一個禮拜,我成了說話結巴的孩子。
誒?媽媽答應陪我睡一天了,太好了。
那個極其耐心陪我睡覺的媽媽回來了。從一天,到兩天,到現在天天陪。
我忘了我的結巴什么時候好了,媽媽應該也沒感覺吧。反正就是好了,我現在又能夠利利索索地說話了。
媽媽,這樣是不是挺好的?
我會背詩,三字經,偶爾說個英語,一點都不結巴,吐字清楚,聲音洪亮。
那天,媽媽對爸爸說:“你看他現在說話是不是好了?還真是我太急了,讓他自己睡對他太突然了,壓力太大。”
我才知道媽媽是去學習了,發現了我結巴可能原因。然后才一天、兩天、天天,慢慢地恢復原狀,然后我就好了。這讓我適應得很好,都沒意識到媽媽又犯錯了。
(2)
當媽媽決定要“洗心革面”奮斗之后,媽媽就變得有些太忙了。
早上,我很少能夠在醒來的時候一摸就摸到媽媽的頭發。
以前,只要我“嗯哼”一聲,媽媽就會“嗯”一聲讓我安心。
現在,我常常都摸不到媽媽,只能大叫一聲“媽媽,快來”。
然后才能聽到媽媽啪的一聲關了電腦,往房間走來。
媽媽進房間后,總是第一時間又躺下,就像睡覺的樣子,陪我再睡一會兒。那種感覺才是最棒的,我喜歡媽媽躺在身邊和我陪一起睡。
還不止早上,媽媽一天都好像要在忙。
吃過早飯,媽媽收拾完家里,陪我玩一會兒,要做瑜伽,還讓我陪她一起做。
嗯,做瑜伽要開電腦,這個我喜歡。我喜歡幫忙搬瑜伽墊子,媽媽把我套在瑜伽墊子里,我就能提著接口,把墊子從房間移到客廳,然后鋪好。
媽媽開了電腦,開始做瑜伽,我也站旁邊。
兩腳合攏,這個我會。兩手舉向天空,一開始我真沒看見天空,我問媽媽,“天空在哪啊?”
媽媽說,“屋頂上面就是天空,舉向屋頂的方向就可以了。”
瑜伽對我太難了,我基本都不會。做一會兒,我就玩別的去了。
不過我有個最喜歡的動作,就是在小區宣傳欄上看到的照片上有兩個人跳舞的樣子,單腳站立,一手扶著媽媽,一手抓著另外一只腳抬起。一開始我都是抓腳尖,后來媽媽教我抓腳踝,現在偶爾我也能抓到腳踝。
怎么說呢,將近一個小時,媽媽就在那個墊子上比劃,沒空理我,我挺無聊的。
于是,我每隔一會兒就是打擾你。
拉拉你,做我最喜歡的動作。撞撞你,我要跑步。抓抓你的頭發,讓你看我。拽拽你,我要抱抱。
剛開始那兩天,你都不太理我,讓我先去玩,堅持不被我打擾地練一會兒。
不過在我的堅持不懈下,現在你已經學聰明了。只要我有求,必應,然后我就乖乖的了,你接著做。
我其實要求不高,比如我想抱抱,只要你停下來抱抱我,一會兒我就主動去玩了。
媽媽,你慢慢來,你乖,我也乖,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