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環境下,現有職業將何去何從

姓名:鄒宇翔? 學號:16019110051

轉載自:

http://mp.weixin.qq.com/s/sYfRXogS8Hnd1RrCwfCK0A

【嵌牛導讀】:人工智能大背景下,會有多少現有職業被機器人代替,又有多少未來職業會被創造。

【嵌牛鼻子】:人工智能,職業的變更

【嵌牛提問】:人工智能會影響哪些我們現有職業,哪些職業最不容易被取而代之?

【嵌牛正文】:

又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了。

圍棋、翻譯、醫療、證券.......? 人工智能一片一片在蠶食原本屬于人類的工作,而剛剛淪陷的,是律師行業。在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中,人工智能又贏了!

近日,由三名劍橋法律系學生打造的一位名為CaseCruncher Alpha 的 “人工智能律師”在一次挑戰中擊敗了100名法律專業學生。這名機器人和 100 名來自劍橋的法律系學生互相反對,并給出了“數百個 PPI(支付保護保險)不當銷售案例的基本事實,并被要求預測金融調查官是否會允許索賠。

比賽現場他們一共提交了 775 份預測報告,結果顯示,CaseCruncher 的準確率為 86.6%,而學生的準確率只有 66.3%。

據了解,CaseCruncher 的創造者,起初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聊天機器人,可以給相關法律咨詢作出回答。但到了研發后期,CaseCruncher Alpha 被賦予的數據越來越多,甚至可以用來預測法庭案件的結果。

國外有評論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分析自己收到的信息,所以他們缺乏人情味以及律師所需的其他美德。這種說法其實只能針對當下,要看到,包括律師行業在內,人工智能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好,一批傳統職業崗位被淘汰將是必然!

事實上,今年7月,世界上首個機器人律師已在全美50個州上線,這是一款可以借助AI給人做法律指導的聊天機器人,申訴信寫得好且完全免費,在它的幫助下,有37.5萬張違規停車罰單被交管部門消掉。

而2016年5月的一則消息稱,美國百大律師事務所之一、擁有約900名律師的Baker & Hostetler表示,要啟用人工智能機器人,負責協助處理企業破產相關事務。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獲得授權使用人工智能開展法律事務的大型律所。

近期有一張圖片在朋友圈流傳:

該圖認為,十大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都是一些機械性的工作,而需要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有信仰的職業則不容易被取代,如科學家、詩人、和尚、道姑等。果真如此嗎?

把人類從繁重而沒有創造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是人工智能非常有價值的一面。但是現在看來,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會做的事情可能超出人類預期。

比如在藝術領域,本來人類很自信這個領域不會被人工智能篡奪,但以下是來自意大利的機器人音樂家的演奏,其特長是彈鋼琴,彈得怎么樣請看視頻:

還有人類認為計算機絕不會領悟的人類的感情,最近,性愛機器人開發者塞爾吉·桑托斯稱,未來20年內將會有人類與他開發的性愛機器人結婚。

這位西班牙科學家相信,人類與機器人的婚姻只是個時間問題,未來這種情況將變得十分普遍。

而英國國際象棋大師和人工智能專家戴維·列維則在2008年就做了一個大膽預測:人類與機器人間的婚姻或將在2050年前實現。

戴維具體解釋說,心理學家已經基本弄明白人類為什么會互相產生愛慕,包括大致12個基本原因,而這些原因也幾乎同樣適用于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關系。

例如,人類彼此相愛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兩個人在個性和知識方面都比較相似,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另外,如果得知另一個人喜歡自己,人們就可能墜入愛河,而這樣的情形也可以通過編寫程序來實現。

這樣的預言可能太過想象化,然而卻不是不可能。

更恐怖的是“殺手機器人”已經出現,機器人毀滅人類不再只是遙不可及!

近日,在日內瓦舉辦的、有超過七十個國家代表出席的聯合國武器公約會議上,一段可怕的視頻曝光了人類史上一個恐怖武器——殺手機器人!它其實是一架體型很小的智能無人機,就跟蜜蜂一樣大,但它的處理器比人類快100倍,可以躲避人類各種追蹤。

它有全身的黑科技:廣角攝像頭、傳感器、面部識別…… 只要把目標圖像信息輸入它身上,它就能手術刀般精準找到打擊對象,戴口罩、偽裝統統沒用,它的識別率高達99.99!

而每個殺手機器人配有3克濃縮炸藥,確定目標后,一次撞擊可以毫無壓力爆頭,摧毀整個大腦。而且它還能穿透建筑物、汽車、火車,躲避人類子彈,應對幾乎所有防御手段。

如果把一個造價僅2500萬美元的殺人機器蜂群釋放出去,就可以殺死半個城市的人。如果人工智能殺手這種技術一旦廣泛運用,或會把戰爭沖突升級至前所未有的規模,人類將很難控制住局面。更可怕的是,如果有科學家因為私心在代碼里面加了一行毀滅人類的指令,或者人工智能突然變異成反人類的品種……不敢想。

這就是為什么,11月24日伊隆·馬斯克接受采訪時,聲稱:我們確保人工智能安全的概率僅有5%到10%。馬斯克說了:“我們需要萬分警惕人工智能,它們比核武器更加危險!”

科技的發展是雙刃劍,進入信息時代,科技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留給人類思考和抉擇的時間越來越少。一切堅固的,都在變成脆弱的;一切巋然不動的,都在成為變動不居的。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處身的行業,可能正如大地坍塌,最終只剩下熔巖中的廖廖孤島。我們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難道你還漠然而毫無察覺?

作為歷史進程中的一份子,人生最重要的任務是“追隨歷史運行的方向”,不要莫名其妙被歷史淘汰。面對人工智能,我們或許改變不了科技的進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以及我們下一代的知識結構,做最好的準備,迎接挑戰!把難以馴服的,變成可以掌控的,最終為我所用。可能這就是人類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們生存的價值所在。

面對未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