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作業開始上色了。感覺比之前的學習要更上一個難度~
第一件條紋衣服難度并不大,初步感知了如何表現褶皺和陰影。但和老師的模板對比之后發現,老師那件簡直就是商場里的品牌,而我的像是路邊攤的山寨褪色版哈哈~隨后老師指點說可以再加一層紅色,于是我的也就鮮艷起來啦~
第二個物件是蝴蝶結。講真,看完視頻,一直到勾線稿部分我還hold的住。可到上色部分就被老師頻繁換色號的舉動給看懵了(那天還沒開始講解顏色和色相環相關知識)。
于是乖乖聽話,只勾了個大概形狀出來。畫形狀也比看視頻里要來的有難度。畫完第一次形狀準備擱筆了。想起老師說的不要圖快,要圖慢,求精致。于是開始仔細對比形狀,“有模有樣”的用手里的筆去測量每一條絲帶的大概寬度和長度,相互對比,力求畫出最相似的比例。
于是,改過之后的形狀更飽滿啦。(就是忘了拍照......)
終于在7月2號,在畫過了人生的第一顆雞蛋之后,開始挑戰給這個蝴蝶結上色。斷斷續續從早上一直涂到晚上七點多才完成。
雖然是斷斷續續,但綜合起來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了。而且越涂到最后意志力越不夠用,筆尖也越不聽話,剛削尖了,一下筆(或許還是力道太重了)尖尖就斷了,沒涂兩筆就粗了......想到又要削,想到削筆時候的無辜消耗,就開始很土包子的可惜自己的筆,結果老師的評語就是“顆粒感太重啦”。
確實。
還是要繼續精進繪畫技術呀。有時候力道練對了,其實也是省筆的一種結果。
噹~噹~噹~噹!
人生的第一顆雞蛋。
同樣是下筆前做了很久思想斗爭。主要是受到兒時就耳熟藍翔的達芬奇畫雞蛋總畫不好最終好多遍才畫好的故事所影響。開始恐懼的思考自己勾雞蛋輪廓得勾多少次才能把形狀找準。
果不然,第一個叫我自己滿意的輪廓畫完,用自己的拳頭一比大小,小了!心想著,怪不得畫出來介么容易,老師說啦,要畫大點,才達到練習的目的。
于是我想,那就照葫蘆畫瓢,在外圍按著現有輪廓“平行”畫一圈唄。
畫完,擦掉舊蛋輪廓,卻發現新蛋怎么都不像那回事了。然后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又開始在腦海中如千百只呼嘯而過的草泥馬一般“咆哮著”。
不得不又拿起橡皮開始修改......這期間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懷疑自己眼睛是不是要瞎了,懷疑自己到底見過雞蛋沒有,懷疑自己見過的雞蛋是不是假雞蛋......
形狀終于比較滿意。然后乖乖拿出老師上色的視頻,分節看了好幾遍,才敢選顏色開始上色。
整個上色過程中,慢慢耐心體會老師所說的,淡化色號,用筆在草稿紙上不停地試顏色,和原畫對比,然后輕輕上色,多層疊加,不可求一氣呵成。
兩個多小時,我終于畫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顆彩鉛雞蛋。那時的我已經和兩個多小時之前不一樣了。達芬奇也不會在我腦袋里無厘頭的奔跑了~
通過這三幅從易到難的寫實彩鉛作業臨摹,我趕腳這次訓練營越來越符合我的預期。
因為它為我提出了挑戰,而我也慢慢學會利用老師提供的課程資源,在下筆之前花時間、靜心先觀察,將繪畫這件以往在我腦海中比較偏感性的事情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剖析其中技巧。
期待今后即將到來的更多挑戰,以及自己所能帶給自己的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