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抄:富春山居6:一見鐘情(by掃雪煮酒)

夕陽西下,東西廂門窗洞開,屋里已經(jīng)黑了。一團(tuán)一團(tuán)的緋紅色云團(tuán)鑲在天邊,院子里顯出粉紅的光亮。在一半黑暗一半光亮當(dāng)中,英華笑語嫣然,好似一朵滴露的海棠,帶著新鮮凜烈的青春芳香,在張文才心里綻放。

方才幾位在院子里大眼瞪小眼都認(rèn)不得自己的鋪蓋,英華就不多事,隨指一床鋪蓋就叫丫頭搬到東廂或是西廂。將兩位堂哥安排在西廂,將姑母和表哥安排在東廂。

幾個丫頭巴著箱子看看上頭的記號,都不消英華吩咐,就把堆在院子里的十幾只箱子分送到東西廂房。方才幾位書生束手無策,英華一來,不消一柱香功夫,屋子里就點上燈,鋪好了床,甚至還在窗邊擺上了一尊小香爐,晚風(fēng)一吹,香煙裊裊。

耀文聽說這個堂妹自小嬌慣,初一見面又覺得她嬌滴滴的,不曾想她指揮仆婦有條不紊,言談舉止又大方灑脫,便是和家里終日操持家務(wù)的姐妹們比,也可以用“能干”二字形容。事畢耀文連聲道謝,五少爺耀廷也拱手作禮,只有張文才,愣愣看著英華,目不轉(zhuǎn)睛,耀廷拉他幾次,他都渾然不覺。

在英華心里,這位表哥和兩位堂兄一樣,都是書呆子。況且姑父脾氣古怪,說不定這位表哥性子隨姑父。是以英華也不曾留意人家發(fā)呆,還了個禮,便帶著人出了西院。

英華在東院門口略停,老田媽指著院子里的那堆箱籠,小聲道:“走罷,莫叫人誤會你是來看他家當(dāng)?shù)摹!庇⑷A愕然,老田媽拉著她出夾道,附耳告訴她:“大少爺一向容易多心,他現(xiàn)管著前頭黃氏夫人的陪嫁。二小姐不是和他從一個娘肚子里出來的,還是避嫌些好。”

“好。”英華微微皺眉,想了一會道:“又不是他一個人的,二哥和大姐都有份。”

“我的二小姐哎。”老田媽笑道:“他們要怎么分怎么用是他們?nèi)齻€的事,我們太太是不會管的。”

“知道了,我也不能管,不能問,不能提。”英華心里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把老田媽的話聽進(jìn)去了。

梧桐院小花廳面對院子那面的十二扇隔扇都下掉了,當(dāng)中擺著一架鯉魚跳龍門花樣的黑漆螺鈿屏風(fēng)。柳氏正看著人擺銀筷銀匙。看見女兒過來,柳氏隔著老遠(yuǎn)就招手問:“那邊都妥當(dāng)了?”

“都收拾好了。”英華笑道:“一個婆子守夜看門怕是不夠,姑母那邊還當(dāng)派個人服侍起夜。”

柳氏想了想道:“老田媽你挑個人過去罷。就便請?zhí)蒙贍敽捅砩贍數(shù)角邦^書房去,老爺說考他們功課。”

“莫說爹要考他們,只說找他們閑話。”英華笑嘻嘻道:“不然他們說不定要帶小抄的。”

“你當(dāng)個個都是你二哥!”柳氏嗔道:“先去見過你姑母,快洗手回來與我擺桌子。親戚在家住著呢,再胡說八道仔細(xì)你的皮。”

英華扮了個鬼臉,提起裙子跑到上房。一個年紀(jì)大約四十來歲,衣飾寒酸的婦人坐在椅上,神情焦慮不安,看到有人來連忙站起來。英華看她生得和父親,和自己都很像,曉得這就是從來沒見過面的姑母了,忙上前施禮,道:“姑母好,奴是王英華。”

“英華……”王氏愣了一下,笑道:“好孩子,都長成大姑娘了。”她從手腕上脫下一只銀鐲子塞到英華手里,帶著歉意說:“不值什么錢,就是個見面禮兒。”

這只銀鐲子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蒜頭鐲,頂多重二兩,確實值不了幾個錢。英華看姑母頭上連個冠都沒有,只得兩根木釵,想來這是她身上最值錢的首飾了,實是不忍收,待不收,看到姑母那個親熱樣子,又不能不收。她心里還在轉(zhuǎn)心思,王氏已經(jīng)把鐲子給英華套上了,拉著英華到燈下細(xì)瞧她的長相,贊道:“生的好模樣兒,這眉毛這眼睛,跟我二哥一模一樣。”又問英華幾歲了,上過學(xué)沒有。

英華一一回答,膽戰(zhàn)心驚的等著姑母問可曾許人家了沒有。她這里心提的高高的,王氏偏偏就不問這句,反問英華的大姐瑤華嫁給哪家,生了幾個孩子。

英華松了一口氣,曉得姑母已經(jīng)放過自己了,連忙回答:“姐姐嫁給同府梅大人的長子。梅大人前年升了揚州太守,全家?guī)ト紊稀N覀冸x京時姐姐托人寄了信來,說是已有一子。”

王氏嘆息許久,道:“她剛生下來時喜歡哭,那時我還沒有嫁,她一定要我抱著才肯睡。一轉(zhuǎn)眼她都成婚生子了,時間過的真快。”王氏說起未嫁時,便有許多話要講,拉著英華的手,說個不停。

英華聽她說黃氏嫂嫂如何如何,便曉得她說的是大哥的母親。因為老田媽方才說的那些話,她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凡是和大哥有關(guān)系的閑話一句也不話,是以姑母說什么,她都只聽不說。

王氏只得文才一個兒子,平常在家極少與人說話,今日遇到一個聽話的侄女,卻是說了個暢快。柳氏使人看了一回,又親自來看了一回,見王氏滔滔不絕,不好打擾,又轉(zhuǎn)回花廳去了。

王耀祖帶著妻子兒女過來與父親請安。一頭撞進(jìn)上房不見父親,只有姑母和英華,他便有些不耐煩的打斷姑母,問英華:“父親在哪里?”

英華連忙道:“爹爹在前頭書房,這是嫂子和侄兒們?”

黃氏忙著跟姑母問好,又讓孩子向英華問好,英華忙著認(rèn)人,又喊人去她屋里拿她繡的小荷包給侄男侄女當(dāng)見面禮。一陣混亂之后,幾個女人才發(fā)現(xiàn)耀祖出去了。

英華便笑道:“嫂嫂暫坐,母親在花廳,我去請她回來。”攔著黃氏讓她坐,提起裙子跑到花廳把柳氏拉出來,小聲道:“姑姑給我見面禮了,就是這個銀鐲子。”就著花廳檐下的燈光把手腕上的鐲子亮給母親看,又道:“我猜這是姑母身上最值錢的東西了,我本來不想要,又怕傷她的心。”

柳氏心里也甚感動,這個小姑子雖然窮,可是比起大伯來就實誠多了,她沉吟了一會,安慰女兒道:“收下罷。她拿咱們當(dāng)親戚看,咱們也當(dāng)她是客人尊敬。給他們的見面禮我都準(zhǔn)備好了,就在我臥房窗前的小箱子里,左邊的三只小匣與你堂哥表哥。右邊的幾只小匣拿繩子捆的,那是與你嫂子和孩子們的,你去取來。”

柳氏理了理衣裳,牽著女兒的手回上房,趁著黃氏拜婆婆,孫子跪奶奶的時候,英華便去母親臥房把見面禮拿了出來。少時王翰林帶著子侄過來,看見孫男孫女們都里都捏著小匣兒,曉得柳氏給孩子們見面禮了,便打趣道:“只偏心孫子,要不得喲。”

“媳婦也有。”黃氏將柳氏與她的見面禮獻(xiàn)與公公看,笑道:“婆婆沒有偏心。”

英華捧著一只小圓盤湊過來,笑道:“哥哥們的在這里。”王翰林看那上面有三只小匣,便與侄子和外甥一人一只。耀文帶著兄弟們謝過叔叔又謝嬸嬸,大家一團(tuán)和氣。

耀祖冷著個臉站在一邊,不住冷笑,黃氏看見,走過去拉他衣角,與他小聲商量孩子的功課,方混過去了。

唯有文才,自進(jìn)門一雙眼睛就不離英華,英華走到哪里,他的眼睛就跟到哪里。起先只有耀廷發(fā)現(xiàn),指與耀文看,兩個暗笑。柳氏也察覺到了,從前在京里帶女兒出去走走,愛慕英華的少年不在少數(shù),贈詞送帕子的都有,脧兩眼的更不在話下,她卻是不以為意。

黃氏看這位表弟神情像是被小姑子迷住了,不過一笑。英華自顧逗最小的侄女玩耍,實不曾想這個屋子里的人大半都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王翰林和王氏都發(fā)現(xiàn)了文才的異樣。王翰林覺得文才雖然和英華是表兄妹也不該這樣盯著表妹瞧,此舉有些輕浮,是以他心里不悅的很,不過當(dāng)著王氏的面不好發(fā)作,只道:“吃飯罷。”就抱起一個孫子先出門。

王氏看兒子如此,就在心里掂量張王兩家結(jié)姻的可能性。本來兩家是骨肉至親,表兄妹成親也是順理成章,然哥哥做了十幾年的翰林,已是富貴了,自家窮的屋子都沒有的住,丈夫是白身,兒子的前程也不曉得在哪里,這個時候去提親,就算哥哥看在自家骨肉的份上同意了,嫂子也不會同意的。英華雖好,不是張家媳婦。王氏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對柳氏露出苦笑,道:“嫂嫂請。”

柳氏拉著王氏的手要一起走,又吩咐英華:“扶著你大嫂,仔細(xì)路滑。”

英華清脆的答應(yīng)一聲,就要扶黃氏。黃氏不肯讓她扶,兩個人帶著孩子跟在柳氏和王氏后邊。

屋里只剩四個男人,耀祖咳了一聲,道:“請罷。”先走了。

他性子一向如此,同族兄弟都不以為異,耀廷笑著拍文才道:“醒醒,人都走了。快跟上。”文才臊得滿面通紅,耀文年紀(jì)大穩(wěn)重些,扯著耀廷的膀子就走,一邊走一邊小聲道:“莫亂講話。”

耀祖聽見,回頭喝問:“講什么?”

耀廷向來和文才要好,巴不得幫他一把的,就笑道:“文才方才一直盯著我們英華妹子看,我猜他一定想問問二叔,英華妹子訂親了沒有。”

“英華那丫頭訂親和他有什么關(guān)系?”耀祖反應(yīng)過來了,瞪文才:“你……”

“我……”文才結(jié)結(jié)巴巴道:“我是真想問問二舅,英華妹子訂親了沒有。”

“她配不上你。”耀祖輕蔑的說,“你莫叫美色迷住了眼睛,還是另尋好家教的小姐罷。”

“你不能這樣說你的親妹子。”文才急了,顧不得害臊,指著耀祖道:“她哪里家教不好了?你說,你說!”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