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兒,你是不是把我忘了?!?/p>
凌晨三點我被噩夢驚醒,發消息給你。次日,你回復,“怎么會?!睕]錯,你怎么會忘了我,忘了我們精彩紛呈的日子。
十一年前的盛夏,你頂著一頭亂糟糟的披肩發闖入了我的世界,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我們會一起在課間吃零食,一起騎自行車回家,一起翹課去看鄰班的男同學打籃球,一起遲到被班主任罰站,你總會微笑著告訴我一切都沒事。
你身高一米七,我一米六,十公分的差距卻讓你主動承擔起照顧我的責任,雨天為我撐傘,大風天為我遮風,你說你要做我的大姐姐,永遠給我溫暖。
高二那年,你選了文,我選了理,但你依舊堅持每天課間活動來找我,每天放學在校門口等我一起回家,你交到了新的朋友,每天都有很多趣事講給你我聽,我們總嫌回家的路不夠長,不夠我們講完很多話。大街小巷里曾都回蕩過我們的笑聲,我們肆無忌憚,大聲說話,放聲歡笑,偶爾你會用像素不怎么好的手機拍下我大笑的瞬間,你說,要留著以后不開心的時候拿出來逗樂。
高三那年,你戀愛了,和隔壁學校的,你講你的戀愛過程給我聽,像是偶像劇里那樣,一見鐘情,從此便戀戀不舍。那時候起你開始續起了長發,也許連你自己都沒想到,這長發一續便是八年。
后來,我們回家路上的話題不再是學校里的趣事,那會還沒有“吃狗糧”這么一說,但是畢竟那會我真的沒少吃狗糧。你總會跟我講他對你有多好多好,你對他有多依賴,你說,他就是太陽,有他的地方,盡是溫暖。周末的二人麻辣燙時間自此變成了三個人,而我每個周末也必定成為電燈泡和吃狗糧的角色,然而,我吃的很開心,因為,你開心,我會比你更開心。
高考結束,我們選擇了同一個城市的學校,我說,你還要忍受我四年,你說,四年哪夠。高考結束后的整個假期,我們幾乎每天都膩在一起,生怕下一秒就會分開。臨開學前,你的感情出現了變故,你和曲同學分手了,你主動提的,原因是你忍受不了異地。從那時候開始,開心愛笑的你便在一點一點消失。
我們的學校雖然在一座城市,但是距離很遠,周末去看你要坐三小時的車,就為了能和你一起吃麻辣燙,或者一起躲在被窩看一夜的電影。那個時候,你的馬尾辮已經很長了,我和你扎著同樣的馬尾辮,你舍友調愷我和你長得真像,你鄭重其事地回復“那必須啊,這是我妹,親妹!”那會的你表面開心,但實際卻是消沉至極。關于你和曲同學,你不說,我也不問,我知道,你是真的喜歡他,就像曲同學也真的喜歡你一樣。
大學的第二年,你父母離婚了,你沒有說為什么,我也沒問。我知道,你想說的,我不問你也會說,而我,也不愿意去揭開你的傷痛。那個暑假,你和你父親去了云南旅行,你第一次穿上了長裙,在大理的洱海邊,宛然像個仙子,像個從未認識過的你。你給我發來很多旅行的照片,照片里你笑的很開心,卻依舊隱藏不了眼里的悲傷。
大三那年,學業繁重,我不再常有時間過去看你,也不再常有時間打電話給你。只是偶然看到QQ空間里你的照片,知道你去了敦煌、蘇州旅行,有個男同學出現在你的照片里,你說是多年不見,突然聯系上了的老朋友。我就認為是。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位男同學一直出現在你的生活里,無論你走到哪里,照片里都會有他的身影,但你依舊說只是男閨蜜而已,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這位男同學結婚的照片,我發消息給你:“李剛結婚了?”
你說:“是嘛,挺好?!?/p>
你才告訴我,你們在一起過,只是你不懂珍惜,那天你在電話里哭了很久,我才知道,你已經失眠兩年多了,我知道,你承受了很多,度過了很多艱難的日子,可是那些日子我都沒能在你身邊。
大學畢業,你輾轉了幾個城市工作,兜兜轉轉,漂浮不定,你說,想去流浪,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我說,哪天你愿意回來了,我一直都在。那兩年,你先后去了八個城市,最后,終于在離我不遠的城市落了腳。
現在的你很少發動態,依舊失眠,學會了抽煙,偶爾從噩夢中驚醒,但怕打擾到我,不會再打電話給我,從一個一百三十斤的胖子變成了一百一十斤,偶爾出去旅行,但照片卻只有背影,長發已經長到一米二卻依舊舍不得剪。你說,你在等一個人,等一個讓你心甘情愿去摒棄過去一切的人。
夜深,我發消息給你,“彥兒,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