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遠方:青海湖之旅

“對我而言,我總是希望自己在一個我目前所居地以外的地方,因而到另一地方去永遠是我滿心歡喜的事情。”

“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現在的世界之外!”

“列車,讓我和你同行!輪船,帶我離開這里! 帶我走,到遠方。此地,土俱是淚!”

——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

一直擔心這次旅行寫不出來東西,因為實在是太歡樂,少了沉思,就難免少了寫作的情緒。

旅行結束時,我只想用一個字來形容這次旅程,就是爽,如果非要多加幾個字,那就是再來一次。

為什么要去遠方

然而,當旅行終了,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卻多了另外一種惆悵,我不想回來,我想就此漂泊。

身邊的人太過喧鬧,眼前高樓太過亮眼,地鐵太過嘈雜,連餃子都好像難以下咽,周邊的一切都仿佛面目可憎起來。

可是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在出發之前,就對“身在地獄,眼睛在天堂”的說法有所懷疑,心與眼睛是想通的,如何又在地獄,又在天堂。

而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其實旅行是我們最接近英雄夢想的一種方式,因為旅行可以離開熟悉的地方,去看那異域風情,像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人士,騎馬喝酒走四方。

而熟悉的地方呢,正是我們見慣了的庸常,無時不刻地提醒著我們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


一群人的激情

以前我多的是一個人的旅行,在陌生的環境中發現隱藏著的自己。

而這次卻是一群人的瘋狂,在狂歡中釋放出生命中的自由。

一個人有一個人樂趣,一群人有一群人的激情。

比如我如蒙面大盜似的扎著頭巾在路邊休息,有車問路,說加油站怎么走,我搖搖頭,對方說,哦,是外國人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車已開走了。

比如山東海軍哥忽從我后面騎來,猛喊一聲,嚇我大叫,哈哈大笑而去,我在后面大罵;

比如很賤的領隊滿嘴的黃色小笑話,被我追打著跑“我四十多歲的人了,啥沒見過,敢跟我開玩笑”;

比如去夸北京的大哥,“您兒子真棒”,他回“別客氣,我都快被他氣死了”;

比如那上海大哥,我高反記憶力下降,連著兩天問連他們如何回去,然后自己想起來,覺著不好意思,對方說,沒事兒,重要的事情要問三遍;

比如那天津小伙兒,不茍言笑,特正經地嘮家常,你做啥工作呢,你呢,我會出差去天津。額,是么,等你來了,我……。我一本正經看著他,對方忽然說,我就趕緊找地兒也出差去,這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比如,我們從茶卡鹽湖回來的路上,伴著晚霞和晚風,一行人眾皆興奮,放著音樂,男生們在前面放歌,和聲而唱,女生們在后面歡樂聊天,這才是一天最美的時刻;

比如我們爬上絕望坡,午飯即到,一群人席地而坐,歡樂開吃,后聽聞,壓軸者臺灣大叔來了,大家皆起身,路邊成一排,鼓掌夾道歡迎,有人喊英雄否,大伙兒應真英雄也;

比如在最后的頒獎儀式上,曾老師紅了眼睛,臺灣大叔說never give up。每個人講完,下面都有吶喊聲、口號聲、叫好聲。

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切瓜、一起拍照、一起坐大車去茶卡鹽湖。

我們一起圍篝火、一起去看湟魚、一起去看歌舞劇。

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呼朋引伴,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相擁放歌前行,再無瑣事纏身,再無俗物相擾,唯有這無盡的紅塵作伴策馬奔騰遠走天涯。


一切都是剛剛好

旅途行程特順利,第一天下午到西寧,中午吃好牛肉面,剛好去看青海博物館,看完博物館正好去逛超市,逛完超市正好去廣場看跳鍋莊舞,而在另一側剛好又可聽花兒,高亢嘹亮婉轉深情,離開廣場剛好去逛夜市,逛完夜市剛好可以在賓館院子里吃瓜,然后跟老板嘮到半夜。

大青海的吃食特耿直,比如吧那牛肉面本來說的是沒肉,但是你總能翻出來那么幾塊,比如那燴餃子中餃子餡特扎實,是純肉,一咬一個噴香,比如那酥油茶,一上就是一壺甜美醇香管夠,比如那西瓜,必然個兒大,瓜瓤鮮紅,吃到嘴里甜到心里。

這里徹底治好了我在魔都嬌氣的食欲不振癥,而后每每想起西北,我便能在夜晚時分多吃上一碗飯。

大青海的天氣也特耿直,比如吧,一不小心天氣陰了,然后小雨滴澆到你頭上,然后有些大風吹著你走不動,過一會兒,它必然會覺得過意不去,非要補償你個彩虹。

再比如說吧,你在去茶卡鹽湖的路上正愁著呢,哎呀,這天還下著雨,可怎么辦呢,然后到了就發現天氣已然放晴了,那城堡在湖底倒映得清清楚楚。

比如在你從鹽湖回來的路上,天又陰了,你擔心說哎呀,晚上這星空可瞧不上咯,可是呢,等篝火燒起來了,云朵挪開了,星空竟然一覽無遺了。

再比如你晚上睡在賬房里,聽著那雨打在帳篷上,噼里啪啦的,你想第二天的日出可難咯。守在那湖邊凍得發抖,你想等不及咯,還是回吧。踏著露水跟小伙伴說說笑笑,臨近賬房,有當地人示意你回頭,哇,日出掩映在云朵里,悄悄露出了半個頭,把個賬房照得亮了。

大青海的道路也是耿直,比如吧讓你爬個大坡,就必定會給你下坡,而且那下坡一定會比上坡長。

就最后一天的坡難了點,有點像打了你一巴掌又給你顆糖,可這糖再甜,也沒有這巴掌疼啊,你剛想到這里,綿延不絕的下坡就來咯,你只需緊握手把,自然會前行啊前行。

就連在大青海看的劇都那么令人難忘,大氣場、大氣派,讓我這沒見過世面的驚呆了,直驚得那眼淚流啊流。

愛情多苦,愛戀而被拒絕之單相思苦,相愛而不能在一起之別離苦,在一起而不能相守之無常苦,相守而需忍受生病、死別苦。

我為何要來到這世上,我為何要經受著苦難,最后涅槃而開悟。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么意思。

佛說: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大青海一定是個超耿直的男子,他的誓言在風中錚錚作響,只許你負我,不許我負你,你待我若有三分好,我待你必有十分真。


騎行之自由

第一次騎行的我飛身上車,悄悄念道,我真是服了你了,傻大膽,可轉念又想當真很酷哎。

第二天覺得屁股疼、腿疼。傍晚天欲雨,著雨衣,前行甚艱難,只好推車而行,曰正好賞雨景,同行曰雨景或不可得,而閃電與彩虹或可遇。推行約半點有余,前方有人歡呼,猛回頭看正是彩虹高掛空中,把大片草地照的亮了,那一刻莫名感動,仿佛一整天的騎行全是為了它。

第三天,腦子里閃過各種從路上摔倒在草地里的景象(我實在是想躺在草地上曬曬太陽,汗) ,然后果然摔倒了,當時躺在地上想,這可真舒服,我到底如愿以償了。

夜晚,先是聽著外面陣陣笑聲,后來聽得雨聲噼里啪啦打到賬房上,實是難寐,看《包法利夫人》,一個為了浪漫把自己作死的文藝女青年的故事,在天快亮時分,瞇了一會,便聽得有人喊看日出咯。

清晨卻覺精神奇好,車少風順,有日當空,一路暢行,兩邊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草原,前方是寬闊的馬路,我終于感受到了騎行的快樂,就好像是釋放自己天性出來,簡直停不下來。我想象自己湖面上漂流,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不知身在何處。

第五天,上午上坡下坡無盡,結伴同行,亦甚開懷。下午皆大坡,綿延數十里,而縱橫馳騁,有風聲從耳邊呼嘯而過。

到得終點,只覺時光匆匆,再來一次可否。


景色之美好

我看見廣闊的草原,上有馬兒奔騰,我一下子懂得了以夢為馬;

我看見草原遠處一片青色,那是青海湖的顏色,與藍藍的天空相接;

我看見座座青山,蒼茫悠遠,連綿無盡;

我看見黃燦燦的油菜花,照的人兒的臉都亮了,在風中格外迷人。

我看見晨起落日,輝煌燦爛,把白色賬房映照地紅了。

我看見烏云壓日,翻滾著,向我襲來,雨滴落下,冷氣逼人,

我看見一輪彩虹,高掛空中,照得草地都亮了

我看見滿天星河,絢爛璀璨,伸向無垠的遠方。


眾人故事

山東海軍哥

海軍哥特山東。首先長相特山東,個頭大,特壯實;性格也特山東,當時隊友有人一起吃飯說起過生日,海軍哥當即買蛋糕,從100公里外的遠方送來;當覺著領隊不但污還實誠時,一心想著要禮物,晚上11點跑出去買上,一點兒沒耽擱;同行有大哥想喝青稞酒,海軍哥立刻把自己特意買的酒送上,并說,這酒就應該在草原送給有緣人。

海軍哥談到其為何來青海說,我們出海,一出少則二三十天,每天在大海上漂流,就那么幾個人相對而坐,該說的都說完了,可全靠這每年放假這十幾天的回憶活著呢,我們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淋漓盡致。

海軍哥猛發朋友圈,我們都笑他特矯情,他說,嗨,你不知道啊,我那些戰友們發的可都是,大海的照片,我是想讓他們看看還有另一片世界。

我問他,說你喜歡這工作么。他說,你看過《太陽的后裔》么,這事兒沒啥喜歡不喜歡,可是總得有人干啊。

海軍哥昵稱是不二先生,愛看小說,喜歡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看過兩遍。

老鄉邊防哥

老鄉才二十三歲,是一名邊防軍人,在新疆和吉爾吉斯斯坦的交界處,那里據說十幾個人住在十米大的賬房里。

邊疆艱苦,去年才供上電,每天僅有的娛樂就是看十分鐘的新聞聯播。

老鄉寫的一首好散文,特真誠,會照顧人,看見女孩子手里拿著衣服、包包不便,便悄悄幫你拿上。

誰要是他女朋友,會超幸福,因為他朋友圈滿屏的都是對女朋友的表白和相思。

他天天和海軍哥在一起,兩人拍了各種直男該有和不該有的照片(這里屬于瞎編,看官略過)

老鄉希望退役后,開一個花店,沒事兒彈彈吉他,跟朋友們吹吹風聊聊天。

萬能理工女

鑫鑫是建筑系女生,又美麗又溫柔,每天嘴邊兒都能笑出一朵花兒,講起話來慢慢甜甜,滿是南方女子的軟糯。

但是她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太萬能,我們在去鹽湖的路上,我沒沖鋒衣,她有,我沒防曬霜,她有,然后還能變戲法兒似的搞出條絲巾,在鹽湖上招搖。

她不但擺得一手好POSE,還拍得一手好照片,還妙語如珠,什么西瓜大盜、友誼的大饃(哈哈,不小心暴露了吃貨本質);最讓我納悶的是,還跟漢庭前臺吵得了架,搞的定不靠譜的前臺。

哈哈,待我長發及腰,我嫁你可好?

硬朗小妹子

妹子來自北京,才19歲,本來到了之后,我還想著說各種教育她,沒想到被教育的人是我。我各種不靠譜,沒有帶騎行褲、帶的是20以下的防曬霜(被領隊取笑說藐視大西北的天氣)、沒有帶吹風機,每天早上起來說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們先去吃飯,我要慢慢收拾,我的速度你懂得。

妹子并不是出生就這么硬朗,從小轉學轉過8次,每一次被各種吊打,練就了一身銅墻鐵壁以及察言觀色的本領。

妹子去騎行環游過歐洲八個國家,當我拿著摔青了的腿給她看,遭到她一陣嘲笑,“我當年騎車,那腿摔得都已經都沒法兒看了,你這算啥”。

她平日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開心就好”,額,仿佛是已經看透一切。

妹子,煙戒了吧,看著心疼。

西北葉良辰

我去青海,本說找個向導,然后看到在群里咋呼呼的小哥。小哥藏文名字是尼瑪才讓,尼瑪是太陽的意思,才讓是剛剛的意思,所謂七八點升起的太陽,怪不得血氣方剛。

小哥才16歲,但有著跟年齡不符的成熟,原來一早實習當了警察。我和妹子跟他去吃飯,出餐館門,他回頭說,慢慢走啊,小心東西別落下,天哪,這哪里是孩子說的話。

一起走在夜市上,他四處看,然后告訴我們,那些賊眉鼠眼,擠來擠去的就是小偷,沒錯兒,一抓一個準。

我肚子疼,去找熱水,還拍著胸脯說,有什么事兒就報我的名字啊。啊哈哈,西北葉良辰即視感啊。

長得太快啦,不要著急啊。


異域風情

第一條逛了青海博物館,這是我一般雷打不動的習慣。如果沒有博物館可以逛,我會覺得一個人迷失在城市森林中,再也找不到方向。

青海博物館不大,只有兩個展館,一個展館介紹了從古到今的發展,另一個展館介紹了民族文化。可是也使我稍稍做了解了青海的文化。

從文化上講,從距今2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前期,青海省就有遺址發現,有最早的銅鏡、最早的陶制靴子,竟然還有最早的一碗面條;在地理位置上,是三江的源流,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位于絲綢之路上,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區;

從民族的變革上,青海一直是民族遷徙、民族雜聚的地區,從先秦時期的羌人,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再到后來由東北遷徙而來的吐谷渾族,再到唐朝的吐蕃族,再到宋朝時期的黨項族建立西夏,直到今天,青海有六個民族組成,包括漢族(多由中部遷徙而來)、藏族(世居青藏高原的土著,吐蕃的現代稱謂)、土族(吐谷渾族的后代)、撒拉族、蒙古族、回族(阿拉伯人遷徙至此)。漢朝時期西逐諸羌,才開始在青海設置郡縣,到唐朝時期,與吐蕃和親(藏族的前稱),有15位公主曾遠嫁和親,只要一位公主回來省親。

回族和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傳佛教,其中回民和藏民皆全民信教。藏族漢子配有藏刀,一來可切割牛羊肉,二來可以防身,三來可以顯英豪之氣。

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文藝多才,讓人艷羨,看后只覺只有漢族生活單調乏味。而后感嘆民族之間差距之大,從宗教信仰、到語言文字、到風俗習慣,可謂去之千里,所以民族才有如此之深的隔閡之深。

第二天逛了西關大清真寺,正趕上有人講解。伊斯蘭教講求包容、不盲從、無形無相,所以中央大殿空空如也,并無塑像,穆斯林原意為順從者、傳播和平的使者,所以那些極端分子是誤入歧途。而伊斯蘭教也不是回族的專利,是屬于全世界人民的,有13億人信仰伊斯蘭教。講解員則多是寺里專職人員,講解時慷慨激昂,有傳教的意思在,或曰滾滾紅塵中,愛恨嗔癡無盡,何妨留一片寧靜天空給真主阿拉,其時我竟有幾分動心。


尾聲

最后以隊友的話做結尾,我們是同一棵樹上的二十三片葉子,從此一別,散落各地。

今夕何夕,相見無期。

下一次相見,我們會是在哪里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