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上海那個“殺妻藏尸105天”的報道,其中提到女方家長從一開始就不樂意女兒和兇手交往,但礙于女兒喜歡,也就由著女兒了。
我想起來去年有一天,我們正在吃早餐,張先生問我:“你花這么多心思培養女兒,想要她嫁什么樣的人呢?”
我說:“嫁給她自己喜歡的,如果選錯了再回來”。
據女方家人說,女孩第一次把男孩帶回家的時候,家里正好有挺多親戚在,但是沒有人看好這個男孩,覺得他油頭粉面。
我曾經覺得,只要把孩子教好了,教給她正確的價值觀,她就不會被那些“壞男孩”騙走,但是這個案例讓我深深感到并不是這么回事,“壞男孩”套路太多,“傻白甜”姑娘哪里應付的來。
這個女孩很優秀也很漂亮,一直都很乖巧懂事,上海師范大學畢業,上海重點小學優秀教師;而男孩只不過中專學歷,工作10多年也還是混跡于各個商場做銷售,整天混跡酒吧尋求一夜情,工資還不夠他自己的開銷。
據女孩朋友的回憶,女孩認識男孩的時候,覺得他跟自己身邊的人不一樣,讓她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在這個情場老司機三言兩語的攻勢下,女孩就淪陷了。
女孩的父母家人雖然都不喜歡這個男生 ,但是覺得不能干預孩子,既然是女兒自己選的,就一定有她自己的理由,也就由著她去了。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
02
婚姻就和性一樣,也是很多父母羞于啟齒的一個話題,總覺得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
我記得我結婚時,媽媽就跟我說要孝敬公婆什么什么的,至于婚姻經營、婚后生活,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
婚姻是要伴隨著人一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有個女兒,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和她談談婚姻這件事。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要陪伴我們的寶貝后半生的那個人,若選不好,輕則不幸福,重則丟了性命,而哪一樣都不是我們愿意看見的。
1、過好婚姻敏感期
當孩子到了四五歲的時候,你發現孩子會說要和xx結婚,這時候,孩子進入了婚姻敏感期。
當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后,就會明白關系是彼此相愛的,互愛是結婚的基礎。達不到彼此相愛,就可以重新選擇,不至于因為愛而失去選擇生活的能力。
孫瑞雪在書里記錄了自己兒子琪琪的一段經歷。4歲半時,琪琪喜歡上了幼兒園一個1歲半的小女孩,各種追求而不能,依然鍥而不舍。
半年后的一天,老師在給孩子們發水果干,小女孩迅速吃完自己的一份然后伸手問琪琪要,但是琪琪面無表情的走開了。
孫瑞雪很好奇,琪琪回答:“我已經不愛她了”,孫瑞雪問為什么,琪琪說:“因為她不愛我”。
后來琪琪跟媽媽孫瑞雪展開了一段對話:
琪琪:媽媽,如果我愛她,她不愛我,我們能結婚嗎?
孫瑞雪:你說呢?
琪琪:不能。
孫瑞雪:對。
琪琪:媽媽,如果她愛我,我不愛她,我們能結婚嗎?
孫瑞雪:你說呢?
琪琪:不能。
沉默了一會兒,
琪琪:應該這樣:必須我愛她,她也愛我,這樣我們才能結婚。
孫瑞雪說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兒子終于想明白了。
很多家長聽到自家才幾歲的孩子說喜歡XX,馬上就如臨大敵,不允許孩子談論,這樣做不僅破壞了兒童的婚姻敏感期,還有可能會給孩子注入一些不良的意識形態,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進入婚姻敏感期,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確引導孩子,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婚戀觀念,這將奠定孩子成人后婚姻關系的基礎。
當孩子陷入選擇所帶來的痛苦時,我們要告訴孩子他還可以有其他選擇,這就等于告訴了孩子感情沒有非你不可,不是一定要一條路走到黑的,這會給孩子一個全新的生命形態。
2、青春期宜疏不宜堵
進入青春期,情竇初開,孩子或許會陷入早戀,從而影響學習成績。這時候,跟孩子談婚姻還為時過早,但作為過來人,我們自己最清楚,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才能找到更優秀的對象,但是你這樣跟孩子講,孩子根本不會聽甚至陽奉陰違。
網上看到一篇文,一個上高三的女孩兒早戀了,成績下滑的厲害。她爸爸不僅沒有批評她,還反其道而行,教女兒“追”班長,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女兒的外形變得越來越好,還拾起了丟掉多年的古箏愛好,并且成功的讓女兒的成績越變越好。
在女兒收到班上男同學的情書時,爸爸說:“這是好事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看看,你以前胖成那樣,學習也掉下來了,哪個男孩會喜歡你呢?現在不一樣了,你有了許多選擇,不過現在我們不急,先把大學目標立起來。”
這位父親說:“能讓女兒在成長路上學會挑選,學會守住底線,學會化被動為主動,足矣”。
爸爸媽媽們總是最怕乖女兒被壞小子帶偏了,但是一味地阻撓,只會造成反效果。用點小心機,化被動為主動,讓孩子知道她的未來會有無限可能,才是上上之策。
3、成年后, 和孩子探討婚姻的方方面面
孩子成年以后,就可以正式開始和孩子討論這個話題了。
也并不是說一定要很鄭重地談論這個問題,平常看電視啊,聊天的時候都可以說說。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你對婚姻的感悟,孩子一定會很感興趣。
婚姻并不是兩個相愛的人扯了一張紙就完事兒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婚姻生活的本質。
有愛萬事足的兩個人也只有在那張紙的映射下才能顯現出本來面目。
這個男人面對婆媳糾紛會怎么辦?
這個男人是否足夠尊重你?
這個男人能否真的體諒你?
你們倆的消費觀是否一致?
你們倆在育兒這件事上能否大方向一致?
什么樣的婚姻才會幸福?
……
沒有經歷過婚姻的姑娘們大概很少會考慮這些,而這些卻是進入婚姻后必須要面對的。
多少姑娘結完婚才發現嫁了個媽寶;多少姑娘結完婚才發現婆家重男輕女的厲害;多少姑娘結完婚才發現所嫁非良人……
我們可能無法干預孩子的婚姻,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平等并坦承地和孩子交流,起碼能給孩子一個思考的時間,不必急于要孩子下決定 ,但要讓孩子知道,結婚是一件大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03
最后,還想說,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給女兒建立起堅強的后盾,讓孩子有底氣可以退出不理想的婚姻。
想起那個帶著2個孩子自殺的媽媽,生前曾多次想要離婚,可是自己的媽媽一直勸自己要忍耐,沒成想最后竟發生這樣的慘劇。
一個女人為人婦、為人母,是生命的恩賜,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權利,女人本身才是行使這些權利的主體,而無需受控于他人。
熱愛生活、珍愛自己,應該是每個爸爸媽媽要教給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