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當媽的都有過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比如寶寶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不讓他看手機,他像沒聽到一樣,頭都不抬繼續沉浸在他的游戲里;讓他把玩過的玩具收拾到玩具箱里,他不理不睬,把家里弄的一片狼藉時,種種情況刺激當媽的體內洪荒之力爆棚,分分鐘就要河東獅吼。
那么媽媽大吼大叫孩子就能讓孩子聽你的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整理玩具嗎?也許他會一時的懼怕你的大吼大叫,但是到下次吃飯的時候也許他又忘記了你的嚴厲。仍然我行我素,你是不是又忍不住大吼大叫呢!
針對于慢慢長大而又有所叛逆的孩子,是父母該反思的時候了:我們為什么要大吼大叫?大吼大叫對自己和孩子帶來什么反應?大吼大叫的目的是什么?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代替大吼大叫來解決問題?
前一段時間,我家兩周歲的二寶,不好好吃飯。每到吃飯的時候不是噘嘴生氣,就是自己繼續玩他喜歡的玩具,就好像有一種排斥吃飯的心理。我越想讓他吃,他越不吃。就是和我對著干。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他又故伎重演,噘嘴生氣不吃飯。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氣,冷著臉伸手把他按到桌子旁邊的椅子上,他就不坐椅子上,我一松手,他撅著嘴就走。來回拉了幾次,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拉過來朝屁股就是幾巴掌,當時他就哇哇大哭。我氣得大吼:好好吃飯,再不好好吃飯我還打屁股!
他看我生氣時嚴厲的表情,心里害怕了,急忙自己擦干眼淚。用可憐的聲音對我說:媽媽不生氣,寶寶好好吃飯。邊抽噎邊吃起來。
其實我也知道孩子吃飯時不要批評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墒怯袝r寶寶的表現真的讓自己控制不住情緒。
事后我又后悔自責,不應該對寶寶那樣。關鍵是我大吼大叫并沒有讓寶寶能夠持續的長久的聽我的話,而是到下次吃飯的時候,他又故伎重演,又不吃飯!總不能每頓飯都對寶寶大吼大叫吧!
我開始反思:孩子為什么不吃飯?是確實不餓還是故意不吃?還是周圍的環境影響了他的注意力?我為什么大吼大叫?大吼大叫達到我要求的目的了嗎?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代替大吼大叫,讓孩子能愉悅地吃飯?
通過幾天的反思觀察,我覺得寶寶不吃飯主要原因不是不餓,還是我方法不對。因為有幾次我發現我家阿姨喂他吃飯,阿姨從來沒有對他大吼大叫過,但是他吃飯就比較好。阿姨的方法就是“哄”加“轉移注意力”,還有就是阿姨比我有耐心些。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苯逃⒆右彩且粯?,要時時反思一下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
美國著名的教育專家伯恩斯坦說過“家庭教育的病因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就是“孩子有病,父母吃藥!”父母教育孩子不只有愛,還要有方法,還要反思自己哪些做的不夠好,哪些需要學習需要改進。
通過我的反思,我決定在二寶不愿吃飯的時候,不再對他大吼大叫,而是平靜下來,眼睛看著他,平心靜氣地告訴他:寶寶要吃飯,吃飯才能長高。寶寶好好吃飯,媽媽就不生氣了。效果一下就出現了:寶寶不再噘嘴生氣,也不跑了。他很配合我把圍嘴帶上。雖然他沒有把飯吃完,可是他能平靜地吃半碗飯已經進步了啊!那天,我感覺自己輕松了很多。
“你大吼大叫,就是在教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是你的鏡子,所以你想讓孩子怎么做,首先你要怎么做。”這是《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中的一句話。許多最有耐心的父母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也會有大吼大叫的時候,時間久了,父母發現自己的大吼大叫對孩子已經不起作用。那是孩子對對父母的大吼大叫形成了免疫力,開始充耳不聞,開始無所謂。
所以父母不要把大吼大叫養成習慣,當父母大吼大叫時,父母的內心是憤怒,孩子是反感。不會起到父母所期望的結果。有時還適得其反,許多教育專家研究,經常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的父母,孩子長大后容易出現人身攻擊、語言攻擊、膽小怕事、脾氣暴躁的現象。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時常提醒克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多理解孩子,多考慮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孩子出現的狀況。
多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孩子,我們的父母如果遇到不如他們意愿的事就大吼大叫,我們心里又是怎樣的反應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你能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換意見,孩子也會對你平心靜氣。你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尊重你。
有時父母感覺對孩子大吼大叫,效果挺好,但那只是暫時的,你想讓孩子持續永久的聽話,大吼大叫只能震懾住孩子一時,不會震懾一世。所以作為父母還要摸索學習其他的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作為父母還是多思考多考慮怎樣做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你的言傳身教下遇事能夠平心靜氣而不是大吼大叫!讓孩子更優秀更自信!
【無戒365寫作挑戰極限營第3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