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腌菜的季節了。
冬日腌菜,是我們這個小城的特色。
以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時候,腌菜都是父母的事,我有時只幫忙洗洗菜。那時候腌的品種多,從肉制品到蔬菜,要忙活好幾天。后來聽說腌制的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就腌得少了。但雪里蕻或芥菜是每年都要腌點的,主要是用于農歷臘月二十三那天做送灶粑粑餡的。
送灶,是我們老家的風俗,傳說臘月二十三那天,在人間忙碌了一年的灶王爺返回天庭,他要“上天奏好事,下界報平安。”
小時候,每到這天,父親將做好的粑粑,恭恭敬敬的供在灶臺上,祈求被鄉親們奉為神靈的灶王爺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所以,很多年后,我們一直延續著老家的這個風俗。做送灶粑粑,成了我們家一件大事。而送灶粑粑的餡料主要就是腌制的雪里蕻或芥菜,所以,立冬一過,腌一壇菜是這件大事的第一步。
話說昨晚我將天氣預報看了兩遍,確認今天風和日麗,是腌雪里蕻的大好時光。一大早,直奔菜市場,在菜市場來來回回的轉了一圈,也沒看到雪里蕻的影子,一打聽,原來今秋雨水多,氣溫低,雪里蕻不比芥菜耐寒,收成不好。芥菜倒是不少,但我不大喜歡芥菜的寬桿大葉子,切起來麻煩,雪里蕻細細長長的,是我這種刀工不好的人的首選。好在這兩種菜的味道都好,既然找不到雪里蕻,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就買一捆芥菜吧。
買芥菜我是個外行,我始終不認識哪種芥菜是沒施化肥的,因為施化肥的芥菜吃起來口感不好。于是,我看哪個菜攤前人多就買哪家的,這叫寧愿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還別說,這種方法挺好,使我多年來從未買錯過,但也使我鑒別芥菜的水平至今未得到提高。所以,今年我依然采用這種保險的老方法,迅速在一堆人中搬了一捆,過秤,付錢,在別人還要求賣菜大爺送菜上門時,我早已提著那捆菜,一路小跑的奔回家。見小區的花壇上已有人家將芥菜散開的曬在那里,我連忙也占據了一個有利地形,麻利的將捆菜的稻草解開,只三兩下就把二十斤芥菜鋪開。這才發現手里的稻草至少有一斤多重,遂想起那句:“跟誰混,很重要,稻草綁在白菜上,就和白菜一個價,綁在螃蟹上,就是螃蟹的價格。”我悻悻的扔掉手中的稻草,感覺像扔掉了一斤多芥菜似的。
曬好菜,未進門,直奔單位,還好,沒有遲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和同事說起晚上要腌菜的事,同事們表示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又到了吃你做的那個米粑粑的時候了,真好吃啊!
我聽了心里真有點感動啊!原來大家都還沒忘記啊,好啊,今年一定多做點給你們吃。我總是喜歡過早的對別人許下諾言,然后為了兌現承諾天天提醒著自己。蔣先生說這充分說明了一個人的情商,我說那我的情商是高還是低呢?他說你自己想唄。我才不去想呢,假裝情商高就是了,省得難受。
下班之前,辦公室里出現了一小陣躁動,原因是經理答應圣誕節那天請大家聚餐沒聚成,今天大家吵吵著要兌現。我趁亂溜出,想著腌菜這個巨大的事情在等著我,哪有時間和他們那幫年輕人吃吃喝喝的。一溜煙的跑到小區收菜,然后抱著菜一口氣上了六樓。進門后,沒來及歇口氣,便開始洗菜。洗菜也是很有講究的,要放滿滿一大盆水,把菜放在水里泡一會兒,這樣粘在菜葉上面的臟東西才能洗凈。趁泡菜這個空檔,我找出專門切素菜的刀和砧板,還有那個裝菜的壇子,又是一陳清洗,緊接著洗菜。泡過的菜果然好洗多了,但也馬虎不得,必須一顆一顆一點一點的洗,費時費力,洗到一半,已是腰酸背痛,也沒敢休整,繼續下去。
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二十斤芥菜終于被我清洗干凈,碼整齊了,必須晾干才能腌。這一閑暇,打開微信,看看朋友圈。幾個群里都有上百條未讀信息,朋友圈里更是刷屏了,有曬北上廣深的高大上;有曬旅游途中的詩情畫意;有曬健身房里的揮汗如雨;有曬包包;有曬甜品……我低頭看看系著紅圍裙的自己,和面前的一盆芥菜,果斷的下了線。
開始切菜,又是把你鍛煉成女漢子的一道工序。我感覺自己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才想起晚飯還沒有吃。于是,找來一大堆吃的,半躺在沙發上,打開電視,邊吃邊看。忽然對自己說:“明年還是不腌菜了吧,真累人啊”
這當然是自說自話,無人應答。
估計芥菜的水晾得差不多了,我又振作精神,繼續切。一刀一刀的,刀刀用勁。感覺全身都汗透了,加上生芥菜的那股子氣味很辣眼睛,我真的是汗水、淚水都下來了。用圍裙胡亂的揩一把,未能止住,趕緊認真的洗了臉,這才好受些。
忙到這,蔣先生回來了。我像找到救兵似的,立即吩咐他幫忙。他倒好,拿出手機說要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我說人家都在曬各種時尚潮流,你還曬這么古老的手工活。蔣先生說這都是快要失傳的手藝,珍貴啊。
等他拍好了,我已按比例計算出放多少鹽,蔣先生用秤秤好了,倒在切好的芥菜上。接著,他便甩開膀子,開始把鹽在菜里拌開,這也是力氣活,邊拌邊用勁揉,直到一盆菜的體積變成半盆時,估計鹽分已充分溶進芥菜里面了,等個把小時后再翻一次,便可以裝進壇子里了。
這個造型獨特的壇子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它是母親健在時從老家帶過來的。母親說,這個壇子口的外圍放上水,然后蓋上蓋子,水把空氣隔開了,菜的味道就保持新鮮不變。但要記得經常換水,不能讓水臟了或干了。可我總是忘記,后來干脆把菜壇放在廚房顯眼的地方,才沒忘記換水這個事。
菜裝進壇后,發現沒裝滿,至少還需要三分之一的菜才能裝滿,我正納悶,明明和去年買的一樣多,都是二十斤,今年怎么只有半壇呢?我想起了那被我扔掉的稻草,還有今年的雨水多,菜的水分太大,縮水率也大的緣故吧。
怎么辦呢?看來明天早上還得去買點添上,否則,不夠做送灶粑粑餡用的啊!我拖著疲憊的身子躺在床上,開始計算著今年該做多少個粑粑,一算嚇一跳,我的天,這么多,趕緊睡覺,明天早起去買芥菜。
但愿明天仍是個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