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當領導點名要你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很多人只能就事論事,提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講不出具有前瞻性的新看法,一句話表達就是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所謂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據此,以下幾點可能制約著你的創新能力:
1、過分拘泥于以往先例。所謂拘泥于先例,是指受舊事物的束縛,特別是受以往經驗的影響,當個人再遇到類似問題時,往往會憑老經驗辦事,進行簡單機械的類比推理,甚至抱著一時一事的成功經驗不放,用同樣的觀點看待后來的事物,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后來的問題。這在心理學中也稱為習慣定勢。比如,有的新員工遇到工作上的困難和問題時,不是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和領導的具體要求來想辦法解決,而是向老員工尋求幫助,想用老員工的經驗來搞掂事情,有時結果是事與愿違,畢竟環境和要求在不斷變化,不說一日千里,起碼也是“風光不與四時同”,陷入經驗主義是不可取的。
2、過分相信所謂的權威。權威是當然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權威之所以成為權威,是因為他們曾經做出過不少令人尊敬的創造。但是把權威尊重到迷信的程度,就會走向反面。權威不是完人,他的每句話,每個字并不是不可懷疑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過分相信權威,在心理學上還表現為“暈輪效應”,它是指人際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夸大了的社會現象。現實生活中,由于某個名人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就把他當成神,一好百好,甚至連缺點、錯誤都變得可愛,這在追星群體中表現更為明顯,很多粉絲都是“不管對與錯,只愛這一個”。認為凡是名人說過的話都是對的,名人做的事都是正確的,不敢超越,更不敢突破,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愛因斯坦是物理學權威,但他卻頑固地反對量子力學和海森堡的測不準理論,如果遵從他的理論,科學技術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是不可想象的。
3、知識遷移能力過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多是新問題或者是一直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新問題和沒解決好的“老問題”當然不能用老辦法來解決。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當然不會憑空而來,而是從以前所學的知識轉化而來,這就需要知識遷移。知識遷移能力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解決新問題時所體現出的一種素質和能力。比如,領導提出“怎樣說服客戶”這一問題。你可能沒有銷售的崗位上干過,但你可以把怎樣與人溝通,怎樣做別人思想工作的能力遷移過來,把客戶當成一個有特殊要求的人來進行溝通說服,那可能效果就不一樣了。
4、角色固著。角色固著就是不知變通,固守一種角色的心態和行為模式。人的一生必須扮演多種角色。如在單位是領導或者員工,回到家里是父母或者子女。如果一個人不能根據特定角色協調自己的行為,不知道變通自己,那就是個人角色固著。比如有些員工,在單位已經干了一兩年了,但當領導征求自己的意見時,還是把自己當作新員工,發表的意見還停留在新人的階段,當然就表現不出什么創新的精神和能力了。如果能夠破解角色固著,適當進行換位思考,把自己擺進當時的場景之中,就能夠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