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農村人總會養一些小動物,比如狗,看家護院;雞鴨,來客人或者節日的時候是一道鮮美的菜肴。這三種動物最為常見,原因有兩種,第一是體型小,第二是容易養肉質也好。當然,每家每戶總是會養豬的,一頭兩頭常見,三頭不算多,都是為了過年。卻是苦了家里的大人小孩,我是深為其痛的。
?先說養鴨吧。我是直到十四歲的時候才離開村里去了縣城的,所以我的整個童年加一小半少年都是彌漫了農村的味道。養鴨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趣事之一。我自己家里是沒有養鴨的,倒是養了許多的雞,不過后來得了瘟疫全死掉了。外婆家養了很多鴨,不是水鴨不是肥鴨而是農村常見的“干鴨子”。它邁著小步,搖擺著尾巴,頭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探望,深黑色的羽毛在太陽下反射著天空的光芒。胸前與腹部的細絨毛是飄動的云朵,潔白而又厚實。“干鴨子”大多數是黑白雜色,也有個別是全白的。我曾經問母親“干鴨子是不是不會游泳”,母親笑著說是。因此,一段時間里我時刻琢磨著把外婆家的鴨子扔河里,想看它變成落湯鴨。
? ?幾年后母親去了父親那里打工,外公來到我家帶著我和弟弟,姐姐去了縣城讀書。同時,外公把家里的老母鴨老公鴨帶了過來,也幸虧有了它倆老夫妻,我和弟弟時常有鴨蛋吃。
? ?在老母鴨下蛋時我和弟弟最愛的就是盯著藏頭露尾的老母鴨,看它去哪里。有時它去了樓底,有時它去了竹林,有時又走進芭蕉樹林。等確定了老母鴨的窩后便偷偷摸摸把它的蛋摸走幾顆,再去菜園子里摘了些韭菜,韭菜炒蛋是我和弟弟的最愛,每星期總會吃個好幾回。外公是知曉的,但也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叫我們一定要給窩里留兩顆,讓老母鴨安心。家里漸漸地多了許多小鴨,每天老母鴨的尾巴后面跟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黃鴨。老母鴨帶著小鴨子時而在水溝里戲水;時而在泥土里捉蚯蚓;時而在草叢里捉蟲吃。小鴨子很調皮,我總是趁老母鴨分身乏術的時候捉來小鴨子玩,這時候老母鴨看見了便“嘎嘎嘎嘎”地叫著追著咬,嚇的我跳著腳跑讓它生氣的只能大叫。小鴨子是很可愛的,毛絨絨的黃色在頭頂和眼圈點綴了一溜黑色,好似被人用毛筆寫了一撇。我和弟弟常常帶著一群小鴨子在枇杷樹下的泥土里挖蚯蚓,蚯蚓剛冒出頭,一群小鴨子便你推我踩搶著用嫩黃的小嘴啄著,你咬一頭它咬一頭另一只咬著蚯蚓的中部不放嘴,直到扯成三截三只小鴨子便各自狼吞虎咽,其他沒有搶到的在旁邊急的亂叫,這個時候便讓我想起有一次在水溝里抓到一條筷子長筷子頭粗的蚯蚓扔到姐姐腳下,嚇的她大喊“肉麻死了肉麻死了”。
? ?小鴨子慢慢地長大了,逐漸顯出它們父母的年輕樣貌。一只只養的肥胖,公的高大威猛,母的體態豐盈。小姨結婚的時候家里便貢獻了很多鴨子做菜。每次外公去縣城看望小姨總是會抓一只鴨子當做禮品。這時我便會和弟弟出謀劃策幫著找最肥的鴨子帶到縣城。
? ?14年年底的時候家里的鴨子已經送的送賣的賣吃的吃沒有幾只了,如今回味的不過是和弟弟給小鴨子挖蚯蚓的一些趣事還有外公炒的“干鴨子”肉。
?寫于2017.2.28 晚18:32完 周二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