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夫一妻制演變史是一部女性獨立人格被剝奪的歷史


與其他國家相同,中國也經歷了漫長的母系氏族社會。在母系氏族社會,兩性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依附關系。父系社會的婚姻制度發展到秦朝,徹底建立了受法律保護的專偶制婚姻,女性成為依附男性的第二性。所以,中國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演變史是一部女性獨立人格被逐漸剝奪的歷史。


遠古

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遠古五帝之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家一定認為黃帝是父系氏族社會的首領吧?

然而《史記》中所記載“其母附寶,之祁野,見大電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就是說黃帝的母親附寶在祁縣這個地方,見到“大電繞北斗樞星”的景象,有感于此景而懷孕,而非經過性交而懷孕。

因此可知黃帝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征——所以黃帝生活在母系氏族時期。

我感到疑惑,為什么在母系氏族社會的黃帝能成首領呢?難道在母系氏族時期也有男性的氏族首領?如有同學能為我解惑,不勝感激。

考古學家在發掘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40年—公元前2240年)墓葬群時發現了4座成年男女合葬墓,但是無法確認他們是否為夫妻身份,因此考古學家審慎地認為“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產生了父系氏族社會形態的萌芽,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仍然不是主流。”

事實證明,在父系氏族社會的早期,女性仍然享有較高的地位。其表現之一就是女性仍然如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一樣,享有性自由。當時的父系氏族社會特征只是世系的繼承方式由母系繼承改為父系繼承。


夏商

夏朝出現了城郭,這是父系社會存在的標志。然而考古學家在發掘與夏朝時代重合的齊家文化墓葬時發現,一夫一妻式墓葬比例雖比大汶口時期有所提高,但仍不是主流。

研究發現,夏朝時父系社會的婚制與母系社會的婚制并行,并且實行族內婚。

有一個很意思的現象,對夏朝的男人們來說,氏族中所有和他同輩份的女人生的孩子,都是他的兒子或女兒,對于女人也是如此。是不是感覺有點像共產主義?

這意味著,夏朝的“兄妹”關系與今天截然不同,名為兄妹的人們并非有共同的父親或母親。因此,非一母所生的同一父系氏族的兄妹之間可以通婚。

夏朝的王位繼承采取舅甥繼承的方式,一個人能否繼承王位,主要取決于他的母親在氏族中的地位,而非父親的身份。

由此可見女性地位之高。

商朝的婚姻情況同夏朝類似,貴族階層實行族內婚,平民階層實行群婚或對偶婚。

考古學家對于殷墟的考古發現,一夫一妻式的合葬墓只占到1/3,而且女性的陪葬品也并不比男性差。舉世聞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出自商王武丁的配偶之墓,而非武丁本人之墓。


周朝

公元前1122年,周朝建立,中國社會的形態和婚配制度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首先,周朝實行嚴格的父系外婚制,即姑表親之間禁止結婚。

其次,周朝建立了嚴格的又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夫一妻制。

何為中國特色?即男人可以娶多個女人,但是嫡妻只有一個,其余的女人是妾,妾的地位遠在嫡妻之下。妾生的兒子是庶子,不具有家產的繼承權。寫到這里忽然想到電視劇《甄嬛傳》中皇后娘娘扭曲的臉孔,皇后娘娘悲慘人生的根源就是對于嫡庶之分的心魔啊。

有趣的是,周朝規定只有貴族可以納妾,庶民只能有一妻,所以庶民又被稱為匹夫、匹婦。

最后,周朝規定結婚要“制媒妁、具六禮”。即一個男人娶妻要經過六道手續,這六道手續分別為:“納采(求婚)、問名(問女子名字及生辰八字)、納吉(回去算算女方生辰八字吉不吉利)、納幣(送財禮)、請期(定過門日子)和親迎(娶老婆回家)”,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媒人的說合與聯絡。

未經媒妁之言自由結合便為淫奔,淫奔的女人只能為妾。

“制媒妁、具六禮”將婚姻程序化,鞏固了婚姻,同時也強化了男子對于妻子的占有觀念,即妻子是男人花了重金“買”回來的,這是女性的獨立人格被剝奪的開始。

但在周朝人的觀念中,女人是專屬于一個氏族,而非專屬于某個男人。雖然周朝建立了明確的婚姻制度,但是實際生活中,男女關系仍然很混亂,翻開史書我們就能發現除了貴族違制多娶,通奸的丑聞也比比皆是。


秦朝

秦朝建立起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度。

秦孝公起用商鞅變法,使土地可以私有,又編訂戶口,按家中男性人口數征收軍賦,使家庭單位形成。男人成為家庭的社會地位象征與經濟支柱,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屬。一旦男人早死,女人不再能自由改嫁。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秦始皇還制定了嚴格的律法保障一夫一妻制,例如規定如果女人在有孩子的情況下再嫁即為不貞;對于和別人妻子睡覺的男人,親夫可以殺死他而不被判刑;妻子如果與別人私奔,兒子可以不再承認其母親的身份。

自秦起,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逐漸成型,女性不再被視為獨立的個體,成為某人的妻子或某人的母親。


總結一下,婚姻的產生是出于利益的驅使,一夫一妻制的建立并不是為了保證愛情的唯一性。對于女性獨立人格的剝奪是從剝奪性自由開始的,再從肉體延伸到精神,為女性帶上了枷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