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給的人感覺是金黃色的,去年的今天,我在給學生報名,然后迎來了我的第一節課,仍然記得二年級人教版語文教科書的第一節是《秋天的圖畫》,內容大至是: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們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我們能想到形容秋天的詞語有:金秋時節、景色宜人、五谷豐登、瓜果飄香、層林盡染、疊翠流金……
在我做老師的那段時間里,有過很快樂的體驗,就是能跟隨孩子們,追憶到我的童年時光,我的那些懵懂,天真,樸實,青澀的時光。并且每天放學后學校廣播都會播放著我都喜歡的鋼琴曲,孩子放學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批改作業,伴著好聽的鋼琴曲,有時候改著學生的周記,不時一陣陣的笑。現在想來,也是我一段值得珍藏的回憶。
其實,那兩年,遠離城市的紛擾,在家鄉的小城里,確實有著別一樣的風味。還記得2013年的冬天,我初次回到這個小城,帶著很多好奇和未知開始了記者的工作。初次做新聞就是危舊土坯房改造的又算民生新聞又算時政新聞吧。記得當時我連土坯的坯都不知道怎么讀。鄉下走一槽出來,穿著的nkie小白色鞋幾乎也是全黃色,褲腿全是泥和灰。后來天氣漸漸寒凍,開始做關于瓜果蔬菜防寒抗凍的新聞,下鄉到蔬菜基地,聞著劇臭的所謂有機肥的味道,凍得發紫的手握著話筒一遍一遍的出現導,都不合格。后來春天來臨,做了一條關于水利工程的修理山塘水壩的新聞,那天穿著我心愛的思加圖的高跟鞋,踩在稻田梗邊,鞋跟深陷在淤泥里,每走一步都一個窟窿,就這么走一步拔一步,還伴著一會太陽一會雨,回來之后皮鞋已經接近報廢。甚至,有一次,去種豬場,做關于如何控制瘟疫,讓人們吃上放心肉的新聞,為了給二師兄們一個個好點的特寫鏡頭,我深入豬圈,穿著小皮靴踩在一大坨一大坨的豬糞上面,出來感覺我整個頭發都是豬糞味道。夏天里的新聞更是讓我曬的全身上下只有摘掉手表能發現有一處亮白色。讓我覺得最美好的幾次新聞,大概也就是在秋季了。那是跟領導一起三送下鄉,我第一次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稻谷,而且吹著和煦的秋風,走在小橋上,看樹梢還掛著金黃的柿子,在風中搖曳,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那天我吃著他們從樹上摘下來的柿子,看著美麗的自然風格,整個人都是甜的。所以每每到了這個季節,都會回憶那時候的畫面。最后到結束記者工作,我看著我的所有稿件,copy了一份,一共有700多條,也就是接近2年,做了700多條新聞報道。有過700多次不同趣事。
人生,有時候有過一些這樣那樣的經歷之后,便沒有什么缺憾。我有故事,你有酒嗎?嘮上幾天幾夜都嘮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