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稱為跨境進口電商元年。海關總署發布“56號”“57號”文件,是從政策上對跨境電商的正式認可。
2015年,跨境進口電商資本元年,據統計,2015年除去PayPal上市和被收購的環球易購,2015年進口跨境電商平均單筆融資約為7748萬美元。
2016年,4月8號新政如極速掉頭向下的過山車,讓業界倒吸一口冷氣;幸而政策及時剎車,暫緩一年執行,跨境電商繼續向上發展。2016即將過去,跨境進口電商這塊兒如何呢?
據不完全統計,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大大小小有3000多家。根據平臺的不同性質,大致可分為:
第一類,屬原電商平臺巨頭切入類,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一號店進口、亞馬遜直采、網易考拉;
這一類跨境進口電商平臺擁有純正的電商血統,互聯網優勢明顯,借助原有平臺的巨大流量入口和原有的供應商合作關系,迅速擴充sku,實現銷量。
2015年10月,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貓國際直接定位于中國高端消費者;純第三方平臺。要求入駐商家必須入駐商家必須具備中國大陸以外資質的公司實體,擁有海外注冊商標,具備海外零售資質,并且在國外有良好的信譽和經營狀況;15萬的保證金+3~6萬的年費高門檻,但依然迅速吸引了將近1.8萬個品牌、23萬件商品入駐。
2016年雙十一,在阿里爸爸“全球化”的戰略下,天貓國際戰績不俗:3000萬消費者,產生交易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32個;熱門成交品類是母嬰、美妝、保健、食品、各戶、服飾和數碼家電,其中母嬰+美妝占比超50%(成交占比分別為30%和22%)。
2015年4月15日上線,迅速和ebay合作擴充SKU;和政府合作,開通德、法、意、澳新、日、韓、美加等9個國家館。上線首日品牌近1200個,15萬種SKU;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女兒在上面開店,宣傳造勢很大。
自營產品信譽度比較高,銷量往往上萬。產品集中于母嬰、食品和營養輔食。京東全球購在進口電商這塊兒,也走在一條“爆品+爭流量”的路上。
以進口食品為主,老老實實抓住你的胃。
對接美國亞馬遜,類目全、品種多,36萬多件商品絕對巨無霸;價格同美亞,但需克服英文障礙、自己承擔關稅、運費等還要忍受長距離、長周期的運輸時間。雖然也開通了進口直采,上海保稅區備貨,但目前品種不多。
不同于網易嚴選的“性冷淡”風,考拉海購作為一家游戲、門戶、郵箱等業務起家的寶寶,不差錢、有品味,“自營+精選品牌”是其特點。依靠母體的導流和自身獨特的氣質圈也成功圈一大票粉。但分析其產品和銷量,果然母嬰、美妝、營養保健占據大半壁江山。
第二類,屬特色類平臺,如洋碼頭、小紅書、唯品會等
相比于第一類平臺財大氣粗搶爆品、爭流量,第二類電商平臺力圖在特色發力,突出自己的特色求出奇制勝。
買手入駐、邊直播邊買賣。發動群眾的力量來賣賣賣,海外代購的集合平臺。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圈已經有很多代購,上這里找代購的必要性也不大;Anglababy也不能幫你代購啊。
外國帥氣小鮮肉送快遞、還是各種高逼格的筆記分享,小紅書最擅長的就是“撩妹”,在女生們心里種草,然后福利社一推,妹子們掏錢包吧。
以色事君,豈能長久?曇花一現的菠蘿蜜君,也是前車之鑒。
唯品會,尾品會,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將大品牌的過季款、中小品牌商的積壓庫存都接收過來,以超低折扣吸引用戶。你清庫存、客戶得實惠、我默默數錢——所以唯品會自上市就開始盈利。隨著今年雙十一電商商家剃頭挑子一頭熱地備貨、實體零售的蕭條,應該有大量庫存待清理,唯品會這個冬天很“熱”。
看多了各個平臺母嬰、美妝、保健品、鞋包服飾等爆品后,來這里能找到很多發達國家有特色的小東西,7.7元的韓國陶瓷刮皮刀,45元意大利不粘鍋,129元的英國骨瓷杯,也有1850多元日本純手工茶壺……說有信仰是因為這家堅持兩點:必須海外原廠生產、售價必須低于原產國售價。
第三類,垂直,如蜜芽、寶寶樹等母嬰類;司庫奢侈品垂直;
緊緊抓住“母嬰”這個熱門趨勢,深度研究中國媽媽的需要規劃產品品類,并通過與上游的品牌商、供應渠道的深度合作,取得價格優勢;
嗯,這個保姆做的有點想追趕英國管家的感覺,直接將日本紙尿褲在中國帶火。但是在第一類幾大電商平臺“重金碾壓”之下,奶粉、尿不濕成為標配,所以蜜芽也開始向商城轉方向,開放第三方入駐。保姆做得再好,也辛苦不賺錢。
以大型育兒社區為自身定位,寶寶樹UGC內容質量很高,的確是媽媽們的經驗交流平臺。但是純社區平臺的知識和經驗,變現很難。所以,寶寶樹也基本不做商品,踏踏實實做社區、安安心心賣廣告。
司庫,唐官署名,經管財務,果然是有錢的買賣。從做二手奢侈品開始,定位高端消費者。嗯,太高大上,可遠觀不可褻玩(其實不是一個圈子,沒法交流)
第四類,傳統行業+電商類,如順豐優選、工行融e購、(綠地)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傳統制造業)喜地等
快遞企業憑借“剛性需求”隨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繁榮,順豐又以其“快”在“三通一達”合圍之下依舊獨占鰲頭,借鼎泰新材的殼上市以后據說能有更多的資金買飛機。嗯,估計以后未來雙十一以后,天上也會“一路順豐”
全球市值第一、客戶存款最多、網點最多(個個定語都違反廣告法,但這是事實),2015年凈利潤2777億,日均7.61億。做電商,人本來就沒指望零售,光是積分兌換、禮品都夠夠的。學霸,任性。
商業地產進軍進口商品并不奇怪,占據著“地利”、人氣,趁天時推出電商,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也是地產商們想擴充自己商業版圖的戰略之一。2015年7月31日萬達高調推出“騰百萬”(飛凡網)。但畢竟不是主營業務,一年多過去了,錢花了不少,騰百萬也只剩下了“一萬”。綠地全球商品直銷中心與上海跨境通合作,主打進口生鮮食品,會不會更貼近目標客戶群體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怎么選?選誰?
回歸正題,目前國內跨境進口電商洗牌依舊:大平臺搶爆品、爭流量;小平臺靠特色、做垂直;作為想要買到心儀外國商品的人,應該怎么選、選哪個?
如果需要的價格貴、量不大,海外又有可靠的朋友可以代買(非代購)優選朋友代買,信任度更高(當然,別把朋友當免費勞力~);
如果想買進口母嬰、美妝、保健品、服飾鞋包,第一類的平臺盡情選,天貓、京東、亞馬遜、網易考拉、唯品會誰更殷(jia)勤(di)就選誰;都是七天無理由退貨、平臺背書,這幾個平臺中再優選“自營”。
如果想買進口食物,如牛奶、麥片、芝士、巧克力等,優選一號店自營;
如果想尋找一些獨特的、海外當地小而美的特色,可以到喜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