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些省份高考題目是讓考生寫給開車打電話的一封信,一篇來自我家鄉的陜西閻良考生寫給監考老師的信火爆了網絡,他心中說到父親沒見過高速公路,也買不起車,而且拉的車是農村的架子車,又因他說的有些和實際情況有些出入,我也寫了兩篇作文《閻良愣娃寫給高考原型的一封信》和《高考原型回給閻良愣娃的一封信》以示澄清。不過有一點我有些肯定他不知寫父親開車打電話這件事,我也很為難,不知如何寫父親,關山,因這篇作文而打開了知名度,而我心目中的關山,是因為哪里埋葬我的母親,所以內心一直留有關山的特殊鄉愁。
? ? ? ?母親在患糖尿病重病期間,父親似乎放棄了給母親看病的意愿,而且生活也開始了糜爛,我當初給父親買一部高檔智能手機,是為了做生意方便,也是為了讓他到西安給母親看病有面子。可后來父親做事越來越出格,越來越過分,動不動背著母親和陌生女人發曖昧短信,后來母親眼睛已經看不清,聽力也不好,父親就肆無忌憚,公然在母親面前和別的女人打電話調情。我考慮到母親的身體不好,又要和愛人照顧孩子,也就對于父親放肆行為,采取隱忍的態度,直到母親突然暴病而死,而我也未見到最后一面,埋葬了母親,也揭開我和父親后半生的戰爭。
? ? ? ? ?中國農村的父親都是家庭的頂梁柱,就像這篇文章寫的那樣,一年之中農忙季節父親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過著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這樣的日子隨著父親承包村里的鄉鎮企業樓板預制廠,生活而發生改變,父親是村中較早的高中畢業生,很有經濟頭腦,很快生意做的有聲有色,慢慢形成了父親在外跑銷路,母親在家持儉在家做生意的局面,家里我們兄弟二人,才能安心的上學直到大學平穩畢業,這樣的幸福家庭在我們已傳為佳話。本應該按照童話故事劇本滿滿的幸福走下去。可后來兩條定律徹底改變了父親的性格,顛覆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讓整個家庭和童話故事無緣,這兩條定律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本是糟糠之妻的母親被父親無情的疏遠。從內心來講,我寧愿不相信所謂定律,因為若不是父親撐起這個家庭的重擔,我們兄弟二人能不能上大學真的很難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對父親的感覺是非常敬畏的,而他先是開始以打我來制約我,慢慢改成大聲辱罵來教訓我,哪怕結婚以后,父親也不曾注意搞的我每次在愛人面前下不來臺。我小時候有愛偷錢玩小霸王游戲機的毛病,小時候我們和父母睡一張床,互相對著睡,我會趁著父親熟睡之際,把父親裝錢的褲子慢慢地拉過來,順手拿了一疊錢,塞到枕頭底下,順利時候父親察覺不到,我就偷著可以玩一整天的游戲機了。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哥哥得手之后不給我分贓,我就偷著將哥哥藏錢的地方記準,趁他不備,偷偷地拿了幾十塊錢,當哥哥知道我偷拿他的錢之后,打起我來毫不手軟,后來父親有順勢暴打我一頓。說哥哥沒有管好我,讓我們一塊跪在屋外的臺階上,時逢臘月的寒冬,我的手已經凍僵了,更麻更沒有知覺了。從此我開始怨恨父親的冷酷無情和哥哥的不仗義。
? ? ? ?雖有十多年的平安無事的日子,但時間的記憶我只留下父親吝嗇的內容。那是我大學畢業后,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的考試,好幾次進入面試本該找關系花錢的關鍵時刻,他卻吝嗇不為所動,關系要好的同學都通過找關系成功上岸,而我一年又一年,屢考屢敗在家中待業。一開始我總是抱怨自己不努力考好一點,可后來隨著比我差的都能考上,我開始憤怒于父親的無能冷漠,有錢不給我找工作辦事,弄得我在家一直待業,最后我和父親開始攤派,說哥哥已經考上公務員,我不想考什么公務員事業單位,想回家造樓板做生意創業。想法還未說完,父親就劈頭蓋臉說了我一頓,什么生意不好做,都要看人臉,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一輩子就穩定了。我聽后很不耐煩,我不喜歡公務員,事業單位什么的,就想做生意。父親特別嚴厲的訓斥說一些臟話,我也不甘示弱拿出一些鄉鎮企業變革的發展規劃與思路。一副非做生意不可的態勢,就這樣父子倆第一次大沖突出現了,母親也勸我別做生意,好好考公務員,要不然大學白念了。我消除這個念想更多是出于對母親的服軟,并非害怕父親的威嚴。此后磕磕絆絆考上了大學生村官,但一直內心做生意的念想從未破滅。同時還保存著對父親的恨。
? ? ? ?買房是我和父親另一場戰役,我之前談的這個女朋友是剛畢業的研究生,急于訂婚的我要求父親買套房,父親剛開始說我們婚事還沒定下來,我急了認為不管和誰結婚,總要有套房吧。父親又說在家給我蓋一套二層的小樓,比住在城里強多了。也許是女朋友催得緊,我又一次和父親攤了派。但女朋友和我的爭吵,讓父親生氣而住了院。父親住院時我在旁邊陪護,我內心想的是如何與女朋友盡早分手,而不是想父親何時出院。不像母親住院期間,我和小姨一直在醫院陪護,一天的深夜,我躲在樓梯間抽煙,幾乎過三兩天,都會聽到病人痛徹心扉的慘叫以及哭喊。那一年我和母親在醫院過的春節,哪里的醫院很溫暖,父親住的醫院很“熱”,因為房間里充斥這父子之間的硝煙。出院后父親做了妥協,最終買了房,但是卻買的很小很矮的復式房。這也成為我與妻子之間內部戰爭的導火索。雖未大戰,卻也無停息沒有輸贏的游擊戰。
? ? ? ?我和父親的戰爭在無聲中開戰,在無緣中僵持,在無利益永不停止。對于父親,我談不上恨,也談不上愛。如今他已六十歲,我也成家立業,成為一個三歲兒子的父親,我感激他讓我安安心心上完大學,父親對于母親的愧疚我也感覺可以成為過往云煙。雖然我本該繼承母親五萬塊的人身保險,被父親無情的截取。我也不怨恨,《失孤》中劉德華問一個和尚他的兒子還能找回來嗎。和尚說他來時,緣在,他不來時,緣滅;你找他,緣聚,你不找他,緣散;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緣。然后劉德華繼續問和尚他兒子還活著嗎?和尚說每一寸土地,你都在上面生過,死過,每一位眾生,都做過你的父母,施主多行善業緣聚,定能相見。我想父子之間的關系大致如此,雖然我和父親話已很少,我也不懼于他的訓斥,因為他的背影已彎曲,歲月的痕跡已爬山父親的額頭。就像小編征文大賽說的朱自清的《背影》那樣,六十歲是個耳順的年紀,我也沒有什么好的貴重禮物送給父愛,就祝你晚年生活順利平淡,那個半路妻子對你真心好點。最后劉德華寫的那句話代表父親節的感受:“孩子回到父母的身邊并過著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