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度認為寫手帳的人很宅很閑,不然,哪有時間把本子畫得花花綠綠。相信這樣的誤解和認知,依舊存在于多數人之中。
正如電影《閃光少女》那般,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更多人越來越多的接受以鋼琴為代表的西洋音樂,卻對同樣是他國文化的動漫cosplay嗤之以鼻,不能夠接受二次元孩子們奇奇怪怪的裝扮。
這種奇怪的思想,極有可能會讓我們錯過生命中另一種可能。
當我真正開始了解手帳后,它不僅讓我整個人沉靜下來,能夠安靜地書寫和畫畫,還教會我刻意學習。我在學習上面的姿態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手帳,讓我刻意去觀察學霸
1
無意間在微博上發現學霸清歌的司考筆記,簡直震驚了。層次分明,一目了然,活脫脫一幅思維導圖。這樣的筆記是多么好看,好看到我這個法律外行都愿意多看幾眼。這樣的筆記又是那么簡單易懂,簡單到一張關系圖就能囊括所有考點。
面對密密麻麻,只是把老師的筆記搬運到本子上的我來說,對知識的消化、吸收遠遠不及學霸。加之,我的筆記根本沒有重點之分,在復習上面非常吃虧。
為了提升學習效率,我開始模仿清歌記筆記的方法。
看上去,還不錯吧?
可你不知道的是:為了能夠把所有知識點展現在同一張紙上,我不知道重畫了多少遍,光是方格紙都撕掉了好幾頁。
那清歌呢?
2
有一種人會覺得把時間精力花費在精美的筆記上,還不如把時間去做題消化。清歌也在微博提到,她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于形式主義,還是要實實在在地學知識,萬一司考沒過就糗了。
然而我隨著對時間管理的學習與深入,現在越來越不認同這種想法,即便你把全部時間拿去做題消化,效果也不一定好。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成為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做出重要研究的柳比歇夫,他也不會一直工作,不休息。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有群人不提倡題海戰術的原因所在。
那怎么改變?
在無效時間里面為有效時間做準備!
清歌平時花了很多時間結合書本,提煉總結關鍵詞,在期末復習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不然為啥其他同學都想要復印她的筆記呢?
看上去有點浪費時間的精美筆記,在關鍵時刻會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這還是在浪費時間嗎?
一直以來,成績都是我心頭的傷痛。因為成績,我變得自卑、痛苦,偏偏我又屬于作者李尚龍筆下的“你只是看起來努力”。
我渴望成績優秀,渴望獲得榮譽和獎學金,卻很少絞盡腦汁去努力嘗試各種可以提高成績的方法。
不管在時間花費上,還是用心程度上面,我的付出和努力遠遠趕不上學霸。又豈能奢望學霸版的成績?
3
學霸們都有著超強的規劃與總結能力。
比如清歌制作了一個司考倒計時100的打卡手帳,是不是很有儀式感
她把備考內容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又有專門的打卡。
即便是日常手帳,她在上面也不忘記錄時間花費情況。
清歌的“小心機”手帳,讓我看到了學霸與學渣的差距,她不光對學習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劃,還懂得在學習過程中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度。
回想我的初中、高中,我對學習真的沒有過任何細致的規劃、追蹤,甚至總結。
不得不承認,學霸在學習上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是我完全不可匹敵的。
手帳,讓我刻意去模仿借鑒
我模仿清歌的手帳。對自己接下來要準備的考試進行了一次規劃。
1.倒計時
2.備考時間
3.月記錄與打卡
4.周計劃與每日記錄
與此同時,我推翻了之前為準備考試的資料,從新開始整理與記錄。
1.模仿清歌在不同板塊的內容規劃
2.模仿清歌匯總要點的方法
如果你仔細看過上面的圖片,你會發現我的手帳其實存在很多不足。那些沒有填寫的空白,就是我在行動上的真實反應。
如果沒有這么切實的記錄證據,我可以永遠活在自以為的努力之中,完全不自知。
一場刻意模仿借鑒,讓我徹底明白了多年來在學習上的癥結之處。我也深刻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上面的姿態不夠端正,更多是浮于表面。
真正的學霸們,從來不需要逼著自己學習,也不用喜歡學習,就像人不需要逼著自己呼吸,也不用喜歡呼吸。
你如果跟我一樣不是學霸,又想要突破學習上面的障礙,那就從刻意學習開始吧
少一點過于理想化的幻想,多一點扎實的消化與整理。
做學習上的“心機”人,積少成多,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