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天的記憶

廣州昨天發布了臺風紅色預警,全市停課停工停產。“妮坦”的即將到來,讓眾人聞風喪膽。聽說這是一場廣州50年一遇的颶風,大家都慌了,屯糧吞水,超市被搶購一空。最終,廣州在南沙天后娘娘的庇佑下,并沒有遭到“妮坦”的正面襲擊,她轉向了,跑向了內陸,減弱為熱帶風暴。非常戲劇化的防風過程,她來了,又走了。人們都說廣州是一塊福地,總是能逢兇化吉。在粵西地區長大的我,對于臺風,早就見慣不怪了,真是從未遇到過雷聲大雨點小的臺風,都是正面襲擊,依然冒著風上學的回憶。

在粵西老家,每年的夏秋季節,臺風總是來勢洶洶,卻從未如此成為城中熱談。一年好幾次的臺風,早就習以為常了,人們正常上學,上班,擺攤,開檔,臺風就像一場普通的雨,并沒有太多人因為她而停下腳步。雖然如此,臺風天于我,還是留下了一些溫暖的回憶。

如果我沒記錯,那一年我應該是6歲,準備上一年級。臺風來了,像往年一樣。那時候的臺風,對于我還是非常新鮮。我還清楚記得,那是12級的臺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那時候還住在兩層樓的小平房,樓頂還是那種瓦片砌起來的三角天面,看起來非常脆弱。大人們把小孩都趕到一樓,而他們就在上面用繩子綁窗戶。現在想想都覺得神奇,那種木質窗框的窗戶,是怎么抵擋12級大風的。如今的鐵質不銹鋼玻璃窗,竟然也沒有如此牢固。

6歲的年齡正是好奇心爆發的時候,聞說臺風要來,無比興奮,和家里的孩子們竄上竄下,看似忙得要緊,其實是既興奮又期待,完全坐不住。臺風不出所料,在那天的下午登陸。風呼呼作響,窗戶被震得一抖一抖,玻璃哐當哐當的。和家里的其他孩子趴在窗戶前爭先恐后的霸占看風觀雨的好位置,直到家人喊著叫我們去吃飯。停電停水的臺風天,一大家子人點著蠟燭,用煤氣爐下面吃,一大鍋熱騰騰的面特別特別誘人。那時候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種味道特別難忘,離開了老家的小城,來到了大城市打拼,就好像再也沒有品嘗過那種美味了。

那時候的家很小,和叔叔伯伯堂兄弟姐妹們擠在一個房子里生活,條件也不算好,但特別快樂。孩子們打鬧,大人們干活,沒有過多的欲望,大家子圍在一起吃面條,歡聲笑語,幸福滿滿。那么小的我們居然也有覺得自己很幸福的感慨,現在長大了,就更懷念那時候簡單而溫暖的時光。

我想念那一鍋熱騰騰的面條,想念那種味道。在大城市的這幾年,每逢刮風下雨,我都想起了那一年的臺風天,那些年回不去的溫暖時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