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年少時被孤立而讀書,成年后卻成為了我的財富

文:鈴鐺子

清晨的陽光穿過玻璃窗撲到床沿,我掙脫封印從床上跳了起來。洗臉、刷牙、梳妝、吃飯一骨碌收拾好了自己后,我提著垃圾袋沖到了樓下。

像過去無數(shù)個清晨一樣,我看到了小區(qū)里的阿姨們扎堆在聊天、逗娃娃,一幅慈眉善目和顏悅色的夕陽紅場景。也許是因為這個清晨有暖暖眼光,徐徐微風,我認為今天的早晨有些特別,不該被虛度,也不應該在閑聊和家常中流逝。

就在那一瞬間,我在思考——我到中年或者老年后,應該做些什么?

昨天在簡書看到作家王佩老師的文章。王老師今年39歲,他立志研究好中文的樣子,寫作于他而言是初衷更是熱愛。他有一個朋友是江浙一帶的拆遷戶,在市區(qū)賠了三套房子,雖衣食無憂,然生活也乏善可陳,閑來無事,自己倒騰史書玩味研究,都說人以群分,從王老師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好中文”之于他的重要性,人因為所做的事而有所依托,無論富貴與否都不應當丟失自我。有人總以為脫貧致富后生活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這是欲望被極度放大后的心理補償,往往事與愿違。

研究“好中文”,讓王老師不斷輸出,進而不斷輸入,他用一塊塊磚頭砌成了文學自留地的堅固堡壘。我很欣賞無論年歲幾何身處何地都依然向前奔跑找尋自我的人,并時常暗戳戳的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至于樓下那一抹夕陽紅的美好溫存,昨日看來是平凡日常,今日看來是寡淡無事可做的流水賬。

從高中開始,我經(jīng)常去區(qū)圖書館看書,圖書館不大,來圖書館看書的退休老人居多。圖書館旁邊是一所老年大學,學費非常便宜,我希望晚年能在這里讀大學。這種一眼可以看到頭的生活讓我無比向往,且不畏懼年老體衰。

讀老年大學這個想法是我成年以后才暗自萌生的。我甚至早已規(guī)劃好了所讀科目,我的閨蜜愿意做我的伴讀書童,和我一起成為愛讀書的老太太。

然而年少時,我在圖書館借書看書,更多時候是想找個地方來安放自己的不安和焦慮。不夠富裕的家境、慘目忍睹的成績、矮胖油膩的外形、不善言辭的表達,所有這些勾勒出了我的學生時代,我未曾被凌霸,卻因自卑無形中走向被孤立。是啊,我就是一個朋友不多,沒有什么特色的小透明呀。

今天聽了一場關(guān)于如何閱讀的語音課,主播談論到自己為什么從小喜歡看書。她說由于自己其他方面毫無特長,但是埋頭讀書可以得到贊美,年幼時并非因為興趣使然,而是虛榮心作祟,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書籍本身帶動人思考,讓人逐漸產(chǎn)生內(nèi)在動力去挖掘自我,并完成輸出和寫作,她也順利完成了從讀者到書寫者的蛻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想逃離現(xiàn)實而開始了一場讀書之旅,并在這場路程中越走越遠。

至少我是一位。

年少時,因為不夠優(yōu)秀別無特長,我會選擇用讀書充當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焦躁情緒。我讀余華、余杰、王小波、史鐵生、韓少功、舒婷……我雖未品嘗到讀書所帶來的實際好處,但它已然是一個有效避風港和隔離區(qū)。成年后,尤其從我成為簡書簽約作者后,這種愛看書的帶來的好處越發(fā)明顯。

似乎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這一腔熱血曾噴涌而出,讓我奮筆疾書半個月。熟料到,半年之后,在簡書的張羅下,我撰寫的幾篇隨筆小文有結(jié)集出版的機會。

當我在朋友圈曬出宣講和簽售的照片時,心中那個陰暗的小人竄了出來:虛榮并不是壞事哦!

呵,那個因為虛榮而愛上看書小孩似乎從未長大。

有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小時候為了顯擺和故弄玄虛,我會主動看一些深邃不符合年齡的經(jīng)典名著。從內(nèi)心來說,這些晦澀的言辭和冗長的情節(jié)我著實沒有消化,但這并不妨礙我刻意記住里面的只言片語用來故作深沉。這種做法并非毫無益處,長大后,我對晦澀的書籍沒有畏難情緒,依然能昂頭挺胸的啃下去。

此外,成年后再去看年少時那些不合時宜的書,會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我好想在哪兒見過你呀。或者說,我遇見的不僅僅是書,而是年少時的那個自己。

所以我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意思不是讓我們在短時間內(nèi)不斷咀嚼那本書,而是記住自己曾經(jīng)遇到了一個坑,以后的時光里記得捧著土,一點一點來填坑、完善自己。

這種想法同樣適合于繪畫。

在繪畫的技法上,我也曾遇到瓶頸。這時候我會停一停歇一歇,過段時間再來畫。這種沒有壓力的興趣培養(yǎng)法似乎會拉長1萬小時理論戰(zhàn)線,但是卻收獲了熱愛,因為我從來都是心甘情愿的。這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異曲同工之妙,無它,唯手熟爾。

我一直按照讀書的心態(tài)在學習手繪,這種心態(tài)就是——高興就畫不高興就不畫,心情使然,興趣使然。


自媒體時代,寫作和讀書這兩架馬車飛速奔馳。市場上出現(xiàn)了很多以讀書為主題的早讀會和訓練營,這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拉開了全民閱讀的序幕。

無論是功利化目的性閱讀還是閑情逸致性的散養(yǎng)閱讀,我都會聽到有的人問如下問題。

讀書會忘,是否有必要讀?

吃飯了一樣會餓,但是我們會一直吃下去。因為飯菜給予我們營養(yǎng)。看書也是一樣,也許一本書看下來,你只是改變了當下的狀態(tài),或者只是享受了一瞬間的溫和,但是這種轉(zhuǎn)瞬即逝的情愫并非無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日積月累的改變才讓人風骨初顯,一本本的書恰似一點點的和風細雨,在滋養(yǎng)著你。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呢?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適不適合自己讀其實并不重要。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其實是一種安于現(xiàn)狀,這種狹隘的取悅自己的讀書方法是一種禁錮。讀書可以按圖索驥愛屋及烏。我喜歡舒婷的詩歌,順帶也會去翻看她寫的生活散文,看了她描述兒子的成長故事,頓時對原生家庭這個題材產(chǎn)生了興趣,當我知道舒婷也喜歡作家阿城的時候,會試圖了解阿城的作品。如果你喜歡這位作家,那么這位作家喜歡的人你可以嘗試了解下,作家所處的時代和風土人情你也可以適當查閱,這種順藤摸瓜趣味性探索性的閱讀體驗更像一場美妙的淘寶之旅。我們不斷拾取旅途中的貝殼,完善自己,拓展自己。

看書是一場脫離現(xiàn)實,穿越時光,抽離自我和作者進行美好交談的絕佳體驗。

希望因為看書,我們都能成為一個不脫離低級趣味,卻依然很有趣的人。

——完——

以下是我的手繪讀書筆記:


轉(zhuǎn)載、合作等事項加經(jīng)紀人阿肆呢微信sukie428。

我的其他作品鏈接:

教程 | 10分鐘掌握4種藝術(shù)字體!

10分鐘寫好字,你也可以!

手帳 | 你一定需要的手帳簡筆畫素材!

視覺筆記 | 最有效的是即可行動!

喜歡記得點贊哦~~~么么噠~筆芯筆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歡迎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讀書主義 更多精彩等著你! 這個讀書方法,可能會顛覆你對讀書以往的認知|開卷 或許讀書已經(jīng)成為...
    米米粒粒閱讀 34,720評論 9 209
  • 一、 上初中那會,瘋狂迷戀郭敬明和韓寒等少年作家,從生活費中攢好久的錢,幾乎都買他們的書了,上課看,下課也看...
    晴天xj閱讀 155評論 0 3
  • 最近去日本了一趟,整個自己的規(guī)劃圈全部打破了,自己的生物鐘也要調(diào)整一下 … 愛是什么? 我愛你,我要對你好,你變得...
    墻角一朵小花閱讀 254評論 0 0
  • 細細一品
    記憶海霞閱讀 34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