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底到現在,接觸眾籌一年多,了解了消費眾籌,產品眾籌,平臺眾籌,股權眾籌等諸多模式,從2016年8月開始,通過阿渡(微微書吧創始人,中國式眾籌首席架構師,深圳閱讀推廣人)正式認識了中國式眾籌,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就像某個藏在你心里很久的想法突然被別人用系統的理論講了出來,讓你恍然大悟:對!就是這樣的!
但是我很清楚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要過了沖動期才能確定它是不是你真正想去做的。隨后我“混”入了首席架構師華南同學會,參與同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期間見證了架構師之間獨特的“家人文化”,“無總文化”,“紅包文化”,并且華南同學會的每次活動都是實打實的干貨,企業走訪,項目路演,從每一個細節“死磕”,力求靠譜的項目完美落地。我也見證了阿渡從一名學員成為“優秀布道者”,陳默獲選“優秀秘書長”,子斌老師從學員到講師的蛻變。所有這一切讓我決定,我要加入這個大家庭,成為不斷進步的一員。這里面還有個小插曲,在同學會內部,我熱情地稱呼他們“師兄,師姐”,然而人家實在對我不熟,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說,我是九期的(因為那時首席架構師培訓已進行了第八期,而我十分確定,我會成為下一期的學員)。各位師兄師姐們聽了哈哈一笑,就這樣我成了大家的“小師妹”。
今年2月底,總部終于發出消息,2017年的培訓開始啟動了。因為原則上不接受35歲以下的,這個門檻難住了我,但我注意到“原則上”三個字,就知道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再說剛進入2017,時間上又大了一歲,再加上我的身份證是比實際大了一歲,這樣一算就接近了。然后推薦人那欄我寫了阿渡,有華南第一布道者背書,我成功的幾率又大一些吧?!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提交報名的第二天收到了總部的錄取通知。這樣今天我才能坐在這里,和全國的一百多名企業家朋友一起學習。
今天是上課第一天,子斌老師和楊勇老師講了中國式眾籌全部的理論體系。其實每一個環節,不管是認識論,方法論,人性論,都可以拿出來單獨開課,甚至研討會。楊勇老師數十年如一日面談兩萬余人,參與眾多眾籌項目,從實踐中總結出的這一套理論,背后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東西,而要能做到應用自如,不只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親自參與設計、發起和操作具體的眾籌項目,這也是“眾籌九段”的理論體系。今天的收獲很多,因為時間有限,很難一一展開,在以后的原創挑戰中,將會就具體問題和不同的關注點逐一分解。
最后上幾張圖,記錄一下這不尋常的一天。








未名是海,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