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開始寫作時,除了熱情不說,還有好多的靈感,滿腦子的素材,恨不得將大腦中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兒的寫出來。
? ? 可寫著寫著,卻發現自己江郎才盡了,身心如掏空了一般,可寫的東西愈來愈少,甚至更為悲催的是有時候感覺很有靈感,就想寫點什么出來,于是動筆,動筆后卻發現,寫好了開頭不知道怎么往下接了,腦海中原本清晰的思路和主題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 ? 每每這個時候,整個人會變得異常的抓狂,心里感覺很不爽,有一種強烈的挫敗感,看不到希望,神情黯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堅持和放棄之間不停的徘徊掙扎,內心糾結不已。
? ? 幸好,每次遇到這種情形時,我都會絞盡腦汁,硬著頭皮,咬著牙堅持寫完了。
? ? 或許有人會說,沒有靈感,沒有思路,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寫,古人不是說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嗎?
? ? 可我對這樣的觀點并不茍同,我抱著大不了又是一篇廢稿的心態,也許寫出的文章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便如此,那又如何,至少在當時我有一種成就感,猶如產婦幾經周折,最終誕生出嬰兒,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有種說不出來的輕松和喜悅。
? ? 再說了,如果不堅持寫下去,那不等于前功盡棄,白白浪費時間了嘛。即使放棄重寫,難免還會碰到卡殼,寫不下去的時候,這樣周而復始,來回折騰,且不說浪費了時間,在一次次的打擊和挫敗下,自信心會變得越來越少,寫作的欲望也會變得愈來愈弱。
? ? 話又說回來,每一個成功的寫手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每一篇爆款文章不都是從廢稿中誕生出的嗎?難道每次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只能選擇黯然退出嗎?
? ? 作為一個新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動筆寫,堅持寫,不斷的去寫。于新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寫出好文章,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 ? 初出茅廬的我們,不需要多么優美的文筆,只要我們能把每一個句子寫通順,把每一個標點符合運用恰當,將我們要表達的觀點表達清楚,這就足夠了。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絕非捷徑可走,要實現被文字包養的未來,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去寫。
? ? ?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們看不到希望,我們迷茫,我們困惑,我們感到才華不濟,可為了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我們并沒有放棄,在黑暗中一直堅持著。
?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既然開始了寫作,那就別再給自己退路,規劃好自己的時間,筆耕不輟,初心不改,慢慢的把寫作養成一種習慣。
? ? ? 不要顧及自己來簡書太遲,不要埋怨自己寫得太晚。巴菲特在32歲第一次成立投資公司,馬云在31歲看好互聯網,張朝陽在32歲時風投搜狐,俞敏洪31歲建立新東方,比爾.蓋茨53歲開始做慈善,李開復在44歲時才來到了谷歌。
? ? 其實所謂“道”,并不是地上畫好的線條,而是你回首時自己踏出來的那條路。
? ? 既然踏上了寫作這條道,那就堅定自己的信念,堅信自己的選擇,如壯士斷腕般的決絕和勇氣,如愚公移山般的堅韌和毅力,踏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
? ? 不管寫的怎么樣,都要堅持寫完。
? ? 不管寫作的路上有多少困難,都要堅持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