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堤十里,秋水一方,千荷。
夏日里那溫婉又嬌艷的荷花,早已隨秋風凋零而去。荷葉依然亭亭如蓋,就像一群高傲不羈的調皮少年,一陣風吹過,滿塘擠擠挨挨搖曳舞動著,卷起一波又一波或雜亂或富有節(jié)奏的長短綠浪。蓮蓮飽滿,樸實而又挺拔扛碩,與荷葉的柔軟順從不同,她們高聳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堅硬。
河塘邊的草叢中,幾只野鴨慵懶地趴臥著,偶爾探出頭來,叼幾口青草,低嘎的叫個兩三聲,享受著獨屬于鴨的單純世界。
與野鴨的慵懶與單純不同,蝴蝶們則要歡快活躍許多。
不知是在尋覓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氣,還是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獨特的優(yōu)秀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動著多彩的翅膀,在荷葉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變幻著舞姿,一會兒飛降到高高的蓮蓬上,一會兒又悠悠然飄落在荷葉端。它們和那些不知名的飛蟲交相舞動,活力四射,仿佛在認真表演一曲動人的樂章,明艷照人極了!
這荷塘,野鴨,蝴蝶與飛蟲構成的美景,動與靜相得益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華似錦,也沒有《西洲曲》里姑娘一條蓮的溫情暖人,卻另有一番原生態(tài)的韻味,獨特生動,讓人駐足,流連忘返。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城里人悠哉游哉滿腔小資情懷享受這秋韻美景時,農(nóng)人們一派繁忙,卻又滿心愉悅。秋天來到,她把清爽明晰帶來,還帶來了莊重與成熟。天氣才不再那么悶熱狂躁,漸漸變得低調舒愉。天也似乎變得藍了、高了、亮了,塵土也不再像往日那樣飛揚跋扈,那些夏日殘存于空中的污濁,被鐵面的秋風秋雨一掃而凈,留下一片清澈的天空格外碧透……
秋天的韻味是淡定的。秋天的田野,碩果累累,像是一場展示成熟的盛宴。秋風掠過,那沉甸甸的谷穗謙恭的起伏于田野,發(fā)出莎啦莎啦的聲響;一直向著天空生長的玉米,穩(wěn)健地扎根泥土中,身披綠甲,吐纓抱穗,站立在天地間,顯得神氣十足,因有三伏天烈日的歷練,才威武得如一位將? 軍。在不斷與陽光的碰撞摩擦中,它才長成軀體飽滿的金黃,形成了自身的香甜與硬度;沉睡在泥土中的花生、地瓜、山藥等,終于跳出了黑暗,因了漫長的等待與守候,也才有香氣撲鼻、甘甜爽口。還有那一枝一葉都含情的棉花,在經(jīng)歷了盛夏酷暑與風吹雨打后,終以笑顏迎接烈日晚霞,雖到青春的枝葉凋零生命枯竭,最終仍要綻開朵朵銀花。到此時,樹上的果子皆紛紛也離開“故鄉(xiāng)”投懷送抱;滿地的莊稼離開了泥土,顆粒歸倉……
淺秋平淡少人語,暮秋寂寥多閑愁。
而金秋就是這么喜洋洋,暖洋洋。這果實累累,長堤綠樹,藍天白云交織在一起,是充實,是喜樂,是城里人心頭對大自然的牽念,更是她們袖中指頭想輕輕觸摸的溫暖。
在農(nóng)民眼中,這豐收與繁忙,這曬黑的粗糙肌膚,這額上的汗水,是滿足是幸福,更是他們一年四季,對收獲美好的期盼。
春風十里惹人醉,秋韻十里溫暖了一季,溫暖了心房,更是溫暖了我們游蕩的靈魂和信仰。
文/蔡竟? ? ?